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560节(第3页)

李泰听到这回答后稍作沉吟,旋即便又开口说道。

那一直缩在队伍当中、有些怯于上前的营主听到唐公喊出自己的名字,肩膀顿时一颤,旋即便连忙拨开挡在面前的群众,冲至李泰面前,扑通一声跪拜在地接着便颤声道:“主上、郎主还记得三箸这不成器的劣奴?”

李泰弯腰一把捞起刘三箸,继而便皱眉道:“我为何要忘记你?难道你离府任官之后,各自繁忙、不常相见,就要忘了当年相扶于微、相濡以沫的故义?”

“不、不是的……仆怎敢、当年幸从郎主,永世铭记不忘!只是、只是仆离府之后,少有殊功大勋报效郎主恩用,至今才不过只是一都督营主……”

刘三箸听到这话后便连忙摇头,旋即便又一脸羞惭的说道。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皱起眉头,抓起刘三箸胳膊便往营中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薄斥道:“什么叫做殊功大勋?若平定贼齐皆付予你,则我立朝何用?此营数百健儿,拜别父母乡亲,披甲入营、持刀出征,你等为我调教管理妥当,便是一功!如今大战在即,若无你们这些营主统率所部、当我爪牙,难道凭我一人,便能克敌制胜?”

讲到这里,他又望着身后一众跟随的营卒们笑语说道:“你等营士能受刘都督节制,当真有幸!他旧年于我门下便以仁厚而称,和洽群众是其所长。多有军府将主具表奏告,希望能将他调入府下任用,仁兴府主只是不允。

作此夸赞可不是在炫耀我家教优良,也在于刘都督本质良善。来日交战,你等营士安心杀敌立功,不必忧计功劳遗漏,有此体恤群下的营主,凡所立功必得褒扬犒赏!”

听到这一番话,包括刘三箸在内一众营士们全都大声应诺,心中些许因为大战即将到来的紧张感也都荡然无存。

李泰此番巡营不只是单纯的褒扬宽慰一众营士,还在耐心的询问他们战前还有什么需求,当听到此间营士们想要三十柄长柯斧,当即便着员送过来。

因为此间营垒足有上百个之多,为了不耽误营士们的正常休息,他也无暇在某一处营垒中久留,巡视鼓励一番,并尽量满足营士们战前的诉求,然后便转往下一处营垒。

就在唐公流转诸营慰问将士的同时,一路随从的三卫儿郎们也见识到唐公治军的一大特色,除了令行禁止之外,更有平易近人、体恤营伍的一面。

整座大营足足上百座营垒,唐公每入一营问其来处,必能立即呼喊出其营主官爵名号,上百名营主督将无一错漏,而那些营主们在受到唐公的点名鼓励之后,也都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豪情!

“主上治军,了若指掌。群徒感恩,将士用命。贼军虽众,又何惧之有!”

杨坚等三卫儿郎们在随从唐公巡营几个时辰后,才得以返回营帐中稍作休息,回想之前巡营时那诸营将士激动不已的情景,这些三卫儿郎们也都深受感染,原本心中因为初临如此盛大阵仗的紧张感渐渐消失,对于来日的交战也都充满信心,归营之后也不暇解衣,只是满怀期待的枕戈待旦。

破敌以速

当西魏大营中紧张备战的同时,对面的北齐大营中气氛同样也并不轻松。

齐主高洋自从归营之后脸色便一直处于阴郁状态,这固然是因为顽敌可恶,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众人也都默契的不敢多说什么。

“贼之凶顽,今皆有见。此番如若不能胜之,则必遗祸无穷、永为危害!”

返回营中大帐坐定之后,高洋才望着帐内众将沉声说道:“情势如此,今日议事也无为别言,唯作破敌之计!”

听到皇帝这么说,众将也都连忙点头应是。之前李伯山那一番挑拨之言实在是太过敏感危险,他们也实在担心皇帝执迷于此话题之中,从而衍生出来什么不好的联想与人事纠纷。

眼见皇帝专注于当下战事,段韶便连忙起身开口说道:“贼自兴兵进寇以来,先围晋州,复寇沁水,继而进据建州等诸地,状似军威难当,实则各处分力、师多疲劳。但能击破一路,余皆不足为虑。

今于此境,我师旅数倍敌军,破贼扬威,正当其时!陛下今赴阵邀战、深得时宜,难得贼亦骄狂应战,诚是天欲亡之!来日交战,但须于铜鞮水筑坚垒为阵,并以精骑频频扰击敌军,使其攻而难破我防、守则难为坚阵,攻守失据、久则必退,届时再作追杀、抄截贼之后路,强敌自破!”

段韶对于当下战争情势也是思索良久,此时开口一番话既做出了战略层面的总结,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交战思路,可谓详实具体,对于当下的局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与稳妥的见解。

眼下西魏看似是四处开花,但其实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获得任何一个稳固的战略要点,给北齐所造成的实际的、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都比不上李伯山之前在铜鞮水北岸那一番讽刺与离间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