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70节(第2页)
听到这话,两人便对视一笑,旋即贺若敦便上前一步对元孝友抱拳道:“大王果然超越俗人,镇定姿态让人钦佩,但某等既然入此,也绝非轻率徒众。某等旧从郎主西河公李使君直闯晋阳宫阙,并州豪杰无人能阻,今日河阳亦非绝险之地,纵有鱼鳖之属来救,扬汤烹之!”
“你们、你们竟是那西朝狂贼李泰部将……”
元孝友听到这话,脸色不由得变了一变,李泰的名声如今在东魏境内也是响亮得很,只因他之前那行动可是打了晋阳高王和邺都天子的脸面。
两人听到这话,脸色陡地一沉,高乐起身抽刀架在元孝友颈上怒声道:“某等以礼相待,敬的是大王一身血脉而非为人。天下之贼以狂恶著称者无过贺六浑,某等关西群众所作所为皆为振兴大统!大王临民于旧乡但却不能叩关以献、迎王归阙,已是一罪。今若仍然不能据此城池慷慨归义,不死何为!”
“壮士、壮士且慢……我、我亦长怀奉义之心,只是没能觅得良时!需要我做什么、我必义不容辞!”
元孝友之前的从容也是身份所致,却并非真的视死如归,眼见高乐真的动了杀意,顿时便露怯出来,开口乞饶。
正当此间两人逼迫元孝友配合行事以控制城池的时候,之前被贺若敦割了耳朵的潘乐亲兵也返回了中潬城。
潘乐听完这番奏报,心中自是火冒三丈,顿足怒声道:“薛孤延欺人太甚!此徒兵败遭辱竟敢迁怒于我,恐我贪其势力,真是可笑!来人,速往南城去,就城擒拿行凶贼徒!”
贺若敦以薛孤延名义所作的威胁,潘乐自然不放在眼中,只是更加剧了他的怒火,当即便又着令几百名部卒南下找回面子。
不过薛孤延战败这件事情也让他大吃一惊,他自知薛孤延此战率领五千精骑竟然还是寡不敌众,那么此番进入河洛地区的贼军数量想来必是非常可观。
但这只是薛孤延部将语焉不详的几句话,具体敌情如何当然还是要找薛孤延仔细询问一番,接下来才好布置攻防计划。
军情如火,潘乐自是不敢怠慢,略作思忖后,他又着令扩大部伍聚结的规模,而自己则离开内城,也往河北岸去询问商讨敌情与应对策略。
番兵北归
河阳北中城镇城府直堂外,薛孤延神情焦虑的在廊下走来走去,不时转头向府外方向望去,但却一直没有见到他所期待的人事。
“有劳参军,能不能再遣员疾告大司马?贼骑逐我至于桥南,随时都有可能向河桥发起攻势……”
终于薛孤延忍不住迈步入堂,向着直堂中一名斛律金的下属官员说道。
“卑职自知平秦公所报事大,也已经
激战河桥
河阳北中城直堂内,刚刚从河北马场快马返回的斛律金在听薛孤延将他与敌军的交战过程讲述完毕后,便低头沉思了起来,过了片刻后才又望着薛孤延叹息道:“真是大意了。”
“末将只道此路人马应是贼之偏师,夺我关防后必定会贪心更炽,若不迎头痛击、夺回失地,或会引来更多……”
薛孤延面对潘乐时还敢瞪眼争辩几句,可在听到斛律金的指责却不敢反驳,尤其他此番本就有错在前,出兵时虽也着员向斛律金告知一声,但却没有等到答复便已经急不可耐的引众而去。
斛律金却并没有继续倾听薛孤延的辩解,而是又转头望向潘乐并皱眉道:“相贵这一次也不谓应变周全,三城是我河防之本,我等所以镇守此间,便在于此间城防安危。除此之外,余者皆不在你我计议之内。因小失大,悔之晚矣啊!”
潘乐自知斛律金这是在指责他受困于番兵塞桥、没能及时夺回南城,略作沉吟后才抱拳说道:“大司马明鉴,我所在守中潬城,看似是与南城唇齿相依,可以相作策应,但彼此并无统属。
薛孤延败后也并未向我告知危情,若我能早知,又岂容贼徒轻夺城防?待知其事,时机已经错过,贼能在此短时之内便逐人布防,想必已在城中得用降人之力。未得后路人马援济,末将实在不敢将中潬城兵力尽置于桥南……”
斛律金听到这里,眉头便微微一皱,旋即便又开口说道:“方今情势如何,想必不用我再多说。我与你等并在一事,可谓荣辱与共。薛孤延失其所守,我并不深作责难,是恐威重而夺其志,有损衔恨复仇的勇烈情怀。
言诘相贵,则是因为你素来智勇双全,主上在时便常常自语所得相贵之力不只一斗将之用,镇抚征戍,每所任用皆无过失。痛失一城,诚然可惜,但事之功过却仍言之过早,大有挽回之余地。今日言事也只是相诫你等,切勿颓废丧志而更益贼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