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71节(第1页)
潘乐听到这里,才又连忙起身拱手、一脸惭愧的说道:“大司马xiong怀宽宏、以大局为重,末将愧不能及,但也从来不失捐身报国之志!后事如何收拾,唯待大司马是裁,但有所遣、末将绝不敢辞!”
斛律金也从席中站起,入前来托住潘乐的胳膊,转又回望向一旁的薛孤延叹息道:“你前所虑担心贼徒贪心更炽,也的确是有道理。方今内外不靖、人心不安,稍有动荡便群情骚然。
世子前使我等出镇河阳是希望能够扼守要隘、镇定大局,河桥得失对时局的危患尤甚于河南的祸乱。关西群贼苦我久矣,之前患于力量薄弱又无机可趁,此番河阳之进必能鼓舞贼情。黑獭若来,则情势危矣。夺回南城自是当务之急,但其他各处设防,也都不可忽略。”
讲到这里,他又握着潘乐的手说道:“我想请相贵引部回守轵关,以防西贼从齐子岭涌出袭我侧路。来日或许事不至此,但总有备无患。”
潘乐听到这一安排。先是愣了一愣,旋即便点头道:“大司马请放心,我一定不让西贼一卒进寇河内!”
斛律金又望着薛孤延说道:“我再付你劲卒五千,即刻进驻河阳关,城失于你而复于你,尚可功过相抵,若不然,你自归邺请罪于世子面前!”
“末将领命!一定死战夺城,不负大司马恩用!”
薛孤延听到这话后,连忙抱拳作拜道,两眼中已经是血丝密结,可见对西贼恨意之深。
河阳北城中此夜自是将士备战不休,南城中同样并不安稳。
贺若敦和高乐虽然顺利进城,且在投诚过来的临淮王元孝友辅助下将河北番兵逐回,又紧急布置一番防务,总算勉强将敌人
告援诸方
双方各自收兵休战,李泰便也在群众簇拥下进入河阳南城。
这座让西魏君臣都魂牵梦绕的城池并不以雄大险峻见称,就是一座滨水而建的城池。因其所在的位置特殊,并非是土夯的地基,而是用岩石、木桩垒砌而成。
临淮王元孝友早已经率领其他城中属官们等候在城门处,但却并没有立即迎上来,站在原处认真观察片刻,待到确定被贺若敦等簇拥在中间、英俊的有些过分的年轻人才是队伍核心,这才阔步走上来,远远便抱拳作礼道:“这一位想必就是西河公李开府,李开府英名听闻已久,今日终于有幸一见,俊逸风姿举世无双!”
“大王谬赞了。”
李泰早听贺若敦等讲过元孝友的事情,这会儿便也微笑作揖道:“末将等奉命东进讨贼匡义,能得大王举义共事,着实幸甚!部属诸将告我,城防诸事多仰大王之力,实在感激不尽。”
一行人寒暄着进入城中,待入军府坐定下来,元孝友才又满脸笑容的开口道:“冒昧请问李开府,是否识得卢柔卢子刚?他一家人今在关西是否安好?”
“卢子刚是我表兄,岂能不识?当年初入关西时,多仰表兄等亲友提携扶助,才能立足彼乡并有机会任事建功。表兄一家今居长安,内外祥和,人共称羡,大王莫非与我表兄有故?”
李泰闻言后便笑语说道,心里也有点好奇这元孝友同他表兄卢柔有什么关系。
“岂止有故啊,实在渊源深厚!”
元孝友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亲切,当即便讲起他与卢柔一家的关系。原来其人正是卢柔娘子元氏的亲叔叔,而他这个临淮王的爵位也是因为卢柔丈人无子而袭兄长之爵。
听到彼此间关系这样亲近,李泰对元孝友更作尊敬姿态,毕竟表哥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过私交是私交,公事归公事,尤其眼下还在两国交战的最前线。攀过关系后,李泰很快把话题引回到正事上来,首先需要了解的自然便是当下河阳南城中的人事情况。
元孝友也是一个懂得察颜观色之人,并没有恃着刚刚攀结的关系而有怠慢,同样也端正起态度将城中诸事一一介绍交代一番。
原本河阳南城并其左近回洛城等诸城戍计有军民两万余众,这其中最核心的便是薛孤延所部数千晋阳兵精锐,但今都因金谷城战败而流散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