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乔姑与柳玉芬(第1页)
送走最后一波宾客,院子里才算真正安静下来。
程念华和沈知瑶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杯盘碗盏,嘴角的笑意就没落下去过。
“姐,那个陈主任,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沈知瑶一边擦着桌子,一边小声说,“她说的那个港城料子,是不是特别贵?”
“嗯,”沈知意帮着把板凳叠好,脑子里还在回想着陈主任的话。
“不光是贵,关键是普通人有钱都买不着。”
能把布料交给她,估计也是个有野心的。
所以这次的机会,她绝对不能错过。
接下来的几天,沈知意几乎是把自己关在了二楼的房间里。
她把从旧书摊上淘来的几本外国画报翻了又翻,又找出以前攒下的布头,在桌上比来划去。
铅笔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新颖大胆的款式,在她笔下逐渐成型。
有时候画到半夜,程念华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面推门进来,总能看到女儿伏在灯下,定在桌前皱着眉头沉思。
“知意,歇会儿吧,别把眼睛熬坏了。”程念华心疼地把面碗放在她手边。
沈知意抬起头,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拿起筷子,大口地吃着面,含糊不清地说:“妈,没事,我心里有数。”
有了沈知意当典范,院里的妇人的干劲儿更足了,纷纷幻想下一个买房的就是自己。
经过了沈知意的同意,几个妇人都把自己家的缝纫机搬到了院子里,集中一起来做衣服,跟上工似的,每天还能多做一两件。
沈知意没有意见,刚刚搬离了筒子楼,母亲还有点不适应。
这些婶婶在,屋里热闹一些。
而且衣服料子都在自己眼皮子地下过手,方便。
这天下午,秋老虎的威力弱了几分,暖融融的日头晒在人身上,正舒坦。
几个妇人索性把小马扎搬到新砌的院墙下,借着那片阴凉,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聊着。
她们正说笑着呢,院子后门上,忽然探进一个头来,怯生生地朝院里张望着。
女人约莫三十岁,身上的碎花衬衫洗得有些发白,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许是走了远路,发梢有些散乱。
她脸上带着点怯生生的笑,看着倒也和善。
“哎,几位大姐,跟你们打听个事儿。”
女人走到院子口,探着头问。
正在纳鞋底的李嫂先看着人,抬起头:“啥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