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朝帝业 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213节(第2页)

可这样一来,宇文泰又不得不面对李泰仍会留在秦州,为独孤信出谋划策并制定一系列军政路线。李泰的治事之能他是清楚的,就算有所淡忘,王德和韩褒被摁在秦州这一耳光还让他脸上发烫呢。

“李伯山不愧是故琅琊公亲信门徒,贺拔公逝前便曾谏我要‘内先协和,顺时而动’,所言虽然不及天下止戈这样宏大,但同样也是发人深省、感悟良多。前在事者自误于道听途说,使我见惭河内公,你本台府故僚,自有疏解误会的责任,韩侍中亦有传书告在秦州受你关照,才免于更深责难。”

宇文泰虽未尽信李泰之说,但这番说辞也的确无可挑剔,略作沉吟后他的神情便转为真挚起来,望着李泰又说道:“所以我更想听一听伯山你归国后愿历何职?虽然眼下内外才力都甚急缺,但若所用能合用者心意,无疑更能人与事洽、事半功倍。”

李泰听到这话,心中又是暗暗吐槽,这一番拉扯下来,宇文泰虽然不再一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口吻,但对他仍未打消疑虑,而是转为一个正常同下属势力不俗的军头交流的态度。

毕竟别的都不考虑,单单他引回那三千多名陇右健儿们,放在哪里都是一股可观的势力。别说在如今的西魏,哪怕是跑去晋阳投靠老大哥,都能上桌称金分肉。

“诚如主上所言,臣本台府旧僚,更知苏尚书所执案事之重大,绝非轻易可以继领,臣即便具位代之,竭尽心力恐怕也难履行二三,失职事小、误国则大,唯敬谢厚爱,实在不敢冒昧担当。”

李泰讲到这里,又叹息说道:“臣今部下亦浅拥势力,若说眼下迫切心愿,便是领兵暗渡、直击晋阳,诛除国贼后再奔河北,摧毁伪廷、解救亲属,而后再旋师入关、夸功阙下!”

“哈哈,真是少壮轻狂!贼势凶顽,岂你区区几千徒卒可制?若此功业垂手可就,某等先事者勇争力夺,又怎会留于儿辈壮名?”

虽知李泰是在胡扯,但宇文泰还是忍不住笑起来,只要能听到老冤家遭殃,哪怕是吹牛皮他都发自内心的感到快活。

但在笑过之后,他神情又转为严肃起来,望着李泰正色说道:“知你不喜案牍琐细,如今更用兵自强,像是更加不愿再执刀笔。

若干惠保所荐,我也认真思考一番,北州胡荒深重,凡所历任州官能作创建者少,李显庆也的确是所用非人,事稍见繁恐便难支。而你却于彼乡创建颇多,事新不如事旧……”

知心不疑

李泰听到宇文泰这么说,脸上便浅露笑意,但内心中却毫无波澜,他早把这个黑獭看透了,若真肯乖乖听从若干惠的举荐让自己返回陕北,自然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大锤小锤的都快把自己敲打成架子鼓了。

果然,宇文泰在顿了一顿后,才又对李泰说道:“但今却又另一处更加需要你,除你之外,我一时间也实在找不到更加合适选择。章武公出事河防,虽然并未离镇,但河防事务繁忙,却难分心兼顾州务。你新从秦州历练归来,事迹也多可夸,所以安排你助章武公代劳州务,你意下如何?”

“代、代劳章武公州务?”

李泰听到宇文泰对自己这一新的安排,惊讶的险些咬掉自己的舌头,甚至还怀疑自己听错了,忍不住要追问一遍再作确认。

章武公宇文导乃是宇文泰最为器重的资质,如今正担任华州刺史,华州是什么地方?霸府所在地啊!

宇文泰竟然想安排自己代行华州事,李泰怎么能不惊讶?这是宇文泰其他子侄晚辈、包括宇文护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啊,他是觉得如今这华州城住的不太得劲,想让自己拆了重造一个吗?

难道上天也听到我的卢泰的心声呼喊,没给我天降陨石而是迷了宇文泰心窍,想要让我提前上位?那今年搞掉大行台,年底就得从龙首原杀进长安城扶立新君,赶着明年给高欢吊丧,那帛金署名都得记我的名字了!

他这里尚自控制不住自己的狂野想象着,宇文泰瞧他一脸惊诧的神情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是一项职事转迁,值得这样惊讶?你历事内外,所作所为都有目共睹,领掌一州州务对你而言也不算多么艰难的任务,且向来以勇而敢当自诩,若是没有异议,大阅结束之后便可上任履新。”

“臣多谢主上、多谢主上厚爱,必肝脑涂地,不负所托!”

李泰一脸激动的起身作拜叩谢,但内心里都快被国粹塞满了,这臭黑獭真是贼心不死,拐弯抹角的还在打老子这点家当的主意!

他都能想到的情况,宇文泰会想不到?

将他安置在华州刺史、或者宇文导的长史位置上,他麾下这三千人马自然也要归属州府调度,宇文泰只说让他代劳州务政事,但华州真正的军政长官仍然是宇文导,换言之他这三千人马便直接置于宇文导的统率之下,无论放置哪处总不会留在他身边让他去攻打台府!

但是宇文泰这一任命他也不好拒绝,之前独孤信西征时为独孤信代行过州务,履历上是没有问题的,而华州作为霸府大本营所在,老大连看家的重任都交给他,他若还推三阻四不肯就任,那接下来任何力度的铁拳落下,大家只会觉得过瘾,就得揍死这恃宠生骄的小混蛋,而不会觉得他可怜。

宇文泰见他答应的这么干脆,笑容又变得亲切起来,抬手让人奉上饮食,留李泰在帐内陪他一起共进晚餐,一时间彼此间气氛仿佛回到了李泰同独孤家联姻之前。

他也不着急讨论那三千人马归属问题,只要李泰留在华州,吞并消化只是早晚问题。而且他所着眼也绝非这三千人马得失,而是这些陇右健儿身上所代表着的陇右乡情乡势,只要宇文导能接收消化下来,未来出镇陇右、取代独孤信必然也能更加顺利。

宇文泰心里的如意算盘响的李泰几乎都能听到,他当然也不是束手待毙之人,用餐途中便几作欲言又止之态,到最后终于按捺不住的推案而起,仿佛下了莫大决心一样拜于席前,对宇文泰说道:“臣有罪、有负主上厚爱……”

“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