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58节(第2页)
众人纷纷低下头去躲避高湛那冷厉眼神,至于反对的话语那自然是不敢再说了。
高湛又等了一会儿,待见众人全都不敢再开口返回,嘴角才浮现起一丝冷笑,旋即便又沉声说道:“既然尔等皆愿追从东奔,便各自归家速速招聚属众、整理行装,明日此时于此相聚,一并出城奔赴光州!谨记谨记,违时不候,速去!”
众人闻言后便又都连忙起身拜辞,而后便各自散开、返回城中临时邸居,准备继续奔逃事宜了。
待到群臣退散之后,和士开便又忍不住上前来说道:“崔达拏此獠或是居心不良,但其言确也不无道理。今青州人物聚集,若仍难守,则东面州郡仓促受敌,恐怕更难力守啊!况且大官先将东奔消息告于群徒,此中或就有意欲投敌而奸行未露者,如若趁机投奔敌军并将大官行踪告知,贼军贪功,必然群相竞逐,使我更难逃脱啊!”
高湛听到这话后先是冷笑两声,旋即便又低声道:“就连你都明白的事情,我又怎么会不清楚?这些狗贼人人私计甚深,绝不肯与我同生共死,如今情势危急,更加不可信任。适才所告诸言,皆是掩人耳目,至于真正的求生之路,还需另为他计!”
讲到这里,他又示意和士开凑近自己,口中小声说道:“稍后你避开旁人耳目,将陈国临川王使者招引入宫……”
“大官不是要东奔,而是准备南去?”
和士开听到这话后,眸光顿时一亮,口中也疾声问道。
高湛闻言后便点点头,神情沉痛的说道:“羌贼穷追不舍,使我不能安居故国。天下虽大,能容我寄身之处却寥寥无几。东奔光州,即便能够摆脱敌军追杀,最好也不过是流落海外的下场。纵然能够活下来,余生还有数不尽的苦楚,生不如死。
陈国临川王xiong怀大志,不肯屈于羌贼yin威,常有分庭抗礼之想,且陈国还有天险可恃,我若往投,其必礼待。今诸路贼军来犯,淮南等地必然虚弱不备,群声指引使贼军东去逐我,而我则匿于城中,待时突围而走,必然生机大增!”
“大官妙算,此番必能逃出生天,仍有绵延福泽余生可享!”
听到高湛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吐露,和士开便也连连点头称赞,旋即便按照高湛的吩咐,去将南陈陈蒨派来此间的使者秘密请入内苑,商讨突围南去的路线。
不过局势的恶化速度还是要超出了高湛的预计,原本他还打算等到
高湛落网
接二连三的弃城而逃,对士气的伤害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高阿那肱率军出城之后不久便开始产生纷乱,不断的有人脱离队伍。
高阿那肱倒还谨记主上叮嘱,连夜出发、不敢停留,对于沿途逃散的那些人员虽然也有所约束,但都是在不影响队伍前行速度的前提下,如果太过麻烦的话,便也索性不予理会。
如此一来,选择脱离队伍的人便越来越多了,一些河北时流本就不愿意追从高湛,之前是被逼无奈的遭受胁迫,而今既然有了机会,那自然就要想办法逃离啊!
夜半行途中,忽然有卒员入前奏报道:“启禀将军,魏少傅前以行车断轴留于道侧,趁兵卒不备,竟引家奴逃脱!”
“哼,这些汉奴当真不可信任!”
高阿那肱听到这话后,当即便沉下脸来冷哼道。魏收的身份地位自然不同于寻常士卒,其人竟然私自逃散、走失于途,等到来日高湛追上来的时候,必然也免不了会对高阿那肱训斥惩罚一番。
因为心急赶到州境,高阿那肱也并没有安排人员大肆搜捕,只是着令把崔季舒等一干重要人等全都集中到中军这里来严加看守,不再给他们机会脱离队伍。
魏收一行离开队伍后也不敢逃到距离道路太远的荒野,荒野中不只有虎狼横行,还有强梁亡命,而他们一行却身无利器以防身,只有几名奴仆手持木杖,护持着魏收沿着道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循来路返回,同时密切关注着道路上的动静,心情可谓紧张到了极点。
“主公是要再返回青州城?若是唐军攻来……”
跟随在魏收身后的家奴也是一脸迷茫,因见魏收往来路行去,便忍不住低声发问道。
魏收闻言后却叹息道:“我巴不得唐军速速攻来,唉,前为盛名所累,遭贼王拘押至此,若是当时便留于邺城,如今想已早食唐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