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46节(第1页)
斛律光向来都是斗志最为顽强之人,可是如今的局势就连他都丧失了与魏军继续对抗交战的信心,只是建议皇帝放弃晋阳、奔逃漠南,趁着眼下大漠南北权力真空再发展势力。
然而高演闻言后却只是摇头,口中涩声说道:“此国非得自父传,文宣造国,朕非其嗣,所以奋起夺取,是希望能兴善治,使我家国永昌!朕夺此国,岂是为了无奈舍去?情势至此,时也命也!朕无兴国之能,却不能失去死国之烈,今死国可矣!”
他拒绝了斛律光的逃亡建议,转又望着其人说道:“王是虎胆名将,可惜明珠暗投,朕非英烈之主。王今仍肯来见,朕心甚慰,知王必不肯伏拜魏国,游窜于外又无名分收抚亡众。今日传位博陵王,请王拱从新君,伺时突围,齐业不亡于朕,使朕体面稍存!”
“陛下……”
斛律光闻听此言后又是不免泪如滂沱,哭拜于地,在高演连番催促之下,这才接过那一份传位诏书,并又向高演哭拜作别。
待到斛律光离去之后,高演又望向欲言又止的王晞等人,脸上浮现几分惨笑道:“卿等疑惑我为何传位博陵王而非将嗣主托付?斛律明月虽是忠良,亦是虎狼,桀骜难驯,此去必然多艰,少主强臣必难和谐,明月论兵则可,此类诸事非其所能,一时或得苟全,久后或将弑主、或将自伤,我不忍吾儿赴此凶险。”
说话间,他又将另一份诏书置于王晞手中,口中说道:“晋阳宫破后,请学士执此降表投于唐王。李伯山既欲囊括天下、一统寰宇,想必不会狭隘到不容幼子。吾儿降之,想能得活!”
王晞闻听此言后,便也只能两手颤抖着捧住降表,拜受所命。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魏军又在不断向着晋阳宫发起进攻,而其余诸城虽然也都有所增援,但却没有什么倾巢而出的情况发生。尤其是晋阳南城方面,往往都只是数百徒卒闹哄哄的冲入增援,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对于勤王救驾这件事情,晋阳勋贵们已经是各凭心意、丰俭由人了。
终于,在魏军发起攻城的
凯旋劝进
晋阳宫宣德殿,乃是晋阳宫内的主殿之一,旧年齐主高演便在这座大殿中登基为帝,后来也常常在此朝会群臣。而今坐在殿堂正上方的,却换成了大魏唐王。
“王学士河北名士,陆尚书伪朝名臣,并余诸位,亦皆一时人杰秀才。我前虽未降书召辟,但也曾思贤若渴、盼尔等能够早日归义。今日兵入晋阳,才与诸位相见此中,诸位当真迷途深矣、情志顽固!”
李泰今日亲登晋阳宫中这座宏伟殿堂以纳降,面对奉从北齐太子高百年出降的王晞等一干人等,他也并没有假以辞色,先是板起脸来斥责一句,然后才又语气稍缓的继续说道:“唯念尔等与伪齐故主相事一场,虽势穷而不忍轻弃,此番用情亦有感人之处。
齐主虽然畏于见我,但却敢于捐躯应劫、身受天罚,可见亦非怙恶不悛之人,自知惭于道义、愧立天地之间。尔等曾向共事之旧人,亦应衔此余意,以告人间,规劝河北士民速速受我王化。旧日虽不复可追,来日却仍有可为。齐主献嗣降我,我自加以善待,尔等既与同归,且先与并居一处,教之人间正道,来日并赴长安!”
“大王高义宽宏,肯收容罪人降者,某等人间丑类不胜感激、没齿难忘!”
王晞等人听到这话后,便又都纷纷叩首说道。
他们当然也不敢奢望能够获得唐王的款待,作为齐主高演心腹旧属,又一路坚持到晋阳宫被攻破前夕才肯出降,换了一个性格狠戾的敌方主将,直接砍了他们都有可能,唐王仅仅只是训斥几句,而且所言也都切合情理,并非一味的羞辱,这已经让他们心里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而当听到唐王表态愿意款待太子高百年的时候,他们这些人也都不免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们故主高演这个人尽管性格上缺陷不少,并非十全十美之人,但是对待他们这些旧臣故属也都非常的宽厚,斯人虽已不在,但他们也都希望其血嗣能够保全下来。
王晞等几人虽是高演潜邸旧人,但近年来在晋阳的话语权却并不高。只是由于随着晋阳情势转为危机,一些晋阳勋贵都不可信,高演才又将后事托付。
李泰对于晋阳人事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不指望这些人能够帮忙稳定住局面,所以只是简单接见一下,然后便将他们与齐太子高百年安置在一起,等到凯旋之后再作具体的处置。
不过在一干降人之中,也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比如唐邕和白居易的先人白建。此二人多年执掌北齐的骑兵和外兵两省,对于北齐的军事了解极深。
虽然李泰也并不需要成建制的将北齐武装加以接收,但想要比较彻底的整编一番的话,便绕不开这二者。之前一战在晋阳城外收降纳俘数万军众,眼下还没有进行细致整编,仍然需要不少的兵力加以看守,李泰也需要二者配合对晋阳兵略加安抚并拆分安置。
不过另一个李泰比较有印象的北齐臣子赵彦深,李泰便没有在出降人员当中见到。赵彦深这个人在宗室、勋贵、世族和侫幸小人掺杂的北齐朝堂中,的确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其人未来出降,李泰还略感失望,但也仅此而已,他也没有求才若渴到满城搜索进行征辟。倒也不是不重贤才,只不过赵彦深这个人成长经历是与高氏政权的发展息息相关、如同量身定做,李泰即便以礼延之,其人不过能发挥些许统战价值,并且还有可能会循于旧情而藏污纳垢。
说到底,李泰并不担心吞下北齐会迟迟消化不良而增加内耗,所以对于北齐的重臣大将也就无所谓礼敬款待。其人若来,姑且纳之,若不肯至则严加看管,以免凭其人望再聚拢那些亡国遗老对抗后续的统治,等到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是杀是留那就各凭心意了。
李泰虽然已经入据晋阳宫,但是针对晋阳城的攻战并没有完全结束,反而还变得激烈起来。
毕竟齐主高演本来就是死于众叛亲离,其他那些仍存顽抗之志的北齐军民们也不会因其死亡便放弃抵抗,而且高演也已经被烧成了一把灰,李泰就算想要拿其尸体去威慑逼降其他人都做不到。
此刻的晋阳南宫还有一部分自晋阳宫逃散但却还未及离开宫苑的原齐军禁卫,仍在各据一处的进行抵抗。而就在晋阳宫起火和王晞等人出降的时候,晋阳罗城也进行了突围。
此时的晋阳便好像是一个被一拳打爆的大水囊,形壳已经不在了,但里面储存的水却是四溅开来。好在晋阳城内外的军众足够多,这才能够各处都不失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