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33节(第1页)
正因贼无必胜之心,所以才又作劝降扰人之计,侯莫陈相等失节匹夫,言辞又何足为信!况魏军前遭大辱,如今又怎么会宽宏赐活、包容降人?凡所虚言,俱不足为凭,今告尔将士,我必誓守城池、死战不降!今日杀妻明志,凡有心怀贰念、意欲投贼者,我绝不饶之!”
说完这话后,他便直接抽刀在手,旋即便望向身边羞怯垂首的王妃李氏,而王妃在听到这话后,也是震惊得花容失色,只是还未及开口乞饶,便见一柄利刃直刺腹下!
此时城头上众将士眼见到这一幕,一时间也都震惊的无以复加,纷纷瞪大双眼,呼吸都变得急促紊乱,完全想不到南安王竟然会这么做。
高思好手刃妻子之后,神情更显癫狂,他不再去看王妃瘫卧在地的尸首,只是瞪大双眼环视着在场将士们,口中厉声吼道:“我今誓与此城共存偕亡,尔等若违此志,我必亲斫其首!各自安守所在,切勿松懈!”
无论城外的魏军如何劝降,高思好自知这一份生机都没有自己的份,而他也压根就不想投降魏军,所以干脆将其他人的生机也都一并斩断,一如他之前逼迫赵郡李氏诱骗魏军。如今亲手杀掉自己的妻子,也是为了表达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并且惊慑城中那些心思动摇之人。
姑且不论高思好这一做法是否聪明,但其手刃妻子的那一份残忍癫狂还是大大的震慑住了城中将士人心,众人也都不敢再流露出什么消极动摇的态度,各自都小心翼翼的执行着各自的职责任务。魏军在城外连番的劝降,看起来在城中是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
只是对魏军而言,劝降也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甚至只是为了恶心高思好才所作的安排:既然你逼迫关东世族诈降引诱,那么现在主要开始劝降定州六州鲜卑,看你又作何应对。
不过这高思好竟然直接癫狂到要杀妻明志,也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但无论他做出怎样的疯狂举动,也都阻止不了魏军的进一步行动,随着唐王所率大军无受阻挠的顺利抵达定州城下,针对定州城的进攻便也开始了。
攻势凶猛
魏军主力已经抵达定州城下并且发起进攻,但是土门大营中的齐军却仍然没有什么动作,哪怕是李伯山亲至营前叫嚣要让他们乡亲父老尸骨无存,但平原王段韶仍未下令出击。
如此消极保守的态度自然让将士们大为不满,甚至就连一些非定州将领都忍不住加入到求战的行列中去,实在忍受不了魏军如此张狂的挑衅。
但是对于将领们的请战,段韶只是板起脸来沉声回应道:“敌军挟怒而来,难能轻遏其势,需待师老兵疲、骄将气堕,方可速战破之。今定州城池坚固、将士忠勇,暂时不虞有危,足以承受敌军攻势。你等诸将各勒所部安守营中,以待出战良机。”
段韶在军中素来威望颇高,诸将虽然不乏现在就想出战的急切想法,但在闻听此言之后,便也都稍作按捺,返回营中各自安抚军士。
尽管没有直接出兵阻止魏军北进的步伐,但是段韶也不会对其军事行动视而不见,还是派出了许多斥候前往定州城的战场上,严密监视魏军的行动,以防救援不及而真的被魏军攻破了定州城。
因为定州城能不能守住,不只关乎到这一地局势是否安稳,更关系到与北面诸州的联络。幽州、营州等北面几州还有数万边防军士驻守,如果国内局面进一步恶化,这一部分人马必然是要回援国中,而定州如果失守,这些人马便难从河北出入。
幽州刺史乃是斛律羡,段韶也并不清楚晋阳方面对这一支人马是作何指令与安排。不过就算没有这一缘故,他也不能坐视定州城失守,一旦定州也被魏军夺去,那么他这一支人马将要真的被困在井陉进退失据了。
这一天,高长恭等数名部将步履匆匆、神色难看的阔步行入帐中,段韶看到他们那神情,心绪便不由得一沉,连忙开口询问道:“发生何事了?”
“魏军精骑尽出,大捕我方斥候,多有军士不及撤退,为贼掳走。”
高长恭入前沉声奏报道,段韶闻言后眉头也是一皱,但见高长恭神情似乎还有未尽之意,便又连忙问道:“还有何事?”
“被俘、被俘斥候们已被放回,只不过、只不过多遭贼军羞辱……”
讲到这里,高长恭又忍不住面露激愤之色,口中恨恨说道:“羌贼实在太无耻,为了摧残我军士气,无所不用其极!”
其余众将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附和,各自面露激愤之色,可见真的是被气得不轻。
段韶见状之后便出帐将那些被放回的军士招至面前来,之间这些军士们戎装俱遭剥除,身上裹着的麻毡估计还是归营后才披上遮体,而其各自xiong前背后都被刺写着诸如“无胆鼠辈”之类的字样。
看到这一幕后,段韶算是理解了高长恭等人何以如此愤怒,所谓士可杀不可辱,魏军居然做出这样的挑衅手段,的确是让人难以忍受。
但是根据过往的经验,段韶心里也清楚当与李伯山交战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对此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尽管他自己心内也很气愤,但还是很快收拾心情,对这些被放回的斥候稍作安抚,然后又着员将他们别置一营,不要与普通营士混在一起,接着才又返回帐中,口中沉声说道:“魏军此番行径确是可恨,但由此也可见其欲与我交战之心甚是迫切,李伯山枉负英雄之名,竟然连这样下作手段都用出。
我若当真被激怒出战,无疑正中敌人下怀。贼之所欲,我必不行。今敌军行进至此,前有坚城难克,后有强军威胁,其师若老,必然进退失据。越是此时,越要不失把持,切勿轻率出击,以免被敌军分头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