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630节(第4页)

战争是方方面面的博弈,不只在物质层面,心理上同样也在较量。

就好像李泰在出兵之前已经制定了比较周全的作战计划,将要亲自率领师旅进据上党而后突破八缚岭、进而与杨忠等军众围攻晋阳,可是当河北方面出现这么大一个机会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忍住,率领人马绕了个弯进入河北。

如果当时他放弃邺城、放弃河北,选择一路从上党杀上去,可能现在已经顺利的杀到了晋阳城下,与杨忠所部师旅会师,而不会被段韶率军阻拦在井陉外。

但段韶则就有可能背靠整个河北所提供的人物资助,不断的率领勤王师旅回援晋阳,使得对晋阳的围攻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

事情或许存在一个理论上的完美方案,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就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变数,纸上谈兵未必就是蠢材,只不过在现实情况当中欠缺了几分变通,而就是这几分变通就有了胜负和生死的区别!

贺若敦所驻守的赵郡已经距离段韶所在的土门关很近了,此番继续向北推进前往定州,与直接行过土门关门口没有什么区别,此间齐军斥候甚至不需要奔援,便能直接看到魏军的车马旗帜。

之前定州一战可谓是让齐军将士们心中积压的愤懑得到了极大的发泄,此时见到魏军大张旗鼓的行经土门关前、直往定州而去,众将士们心中便又不由得激动愤慨起来,当中又有不少人担心定州安危,于是便纷纷来到大帐前请战。

此时魏军由祖珽所书写的檄文已经传扬到了土门关大营中,檄文当中对于高思好等人自是极尽口诛笔伐,并且一再强调魏军一定要攻克定州、严惩元凶。

段韶在看过这一篇檄文后,顿时也皱起了眉头,他自然明白李伯山作为西魏霸府首领、更称得上是天下

攻破西山

相对于李泰这一支大军一路上高歌猛进,杨忠这一支人马前进的并不怎么顺利。

虽然李泰率军从关中出发之后不久,杨忠后脚便也率领军众北去河套汇集诸军。这一路人马由杨忠、宇文贵两大柱国担任前后部统帅,汇集灵州总管李贤、延州总管李和等诸路人马,共计有五万军众,另有突厥南面小可汗摄图所率领的突厥族众与敕勒诸部城傍三万人马。

这些人马都在西魏的控制之内,在河套集结起来倒也迅速,大约在李泰所部人马进入上党的时候,诸军军众便已经大半集结起来,然后绥州刺史李雁头便率领五千军众自河曲渡河,先行进军,沿长城内线以牵制齐军边防军众的调集。

接下来杨忠等人便要取道武川南侧,过云中而后进军平城,在平城这里汇合突厥大军之后,再一起南逼朔州,自陉岭叩关而入,直下肆州以紧闭晋阳。

陉岭即就是后世的雁门关,这一条道路也是南下晋阳最常采用的道路,当然也是北魏防备最为森严牢固的地方,早在东魏高欢时期便已经开始修筑这一段连接管涔山与恒山之间的长城,之后又多有增修,如今则成为了北齐晋阳北面的内线长城。

之前齐主高演意欲调集人马收复建州,便将朔州等地边防武装尽皆调回晋阳,但是这一线北山长城驻军仍然没有抽调回来,还以河东王潘乐之子潘子晃代替斛律光出任肆州刺史以镇守这一线边防。

魏军本身行动比较迅速,在之前计划的军期之内,杨忠所率领的前部师旅便顺利的抵达了平城,并且将此间仍然存在的齐军防戍逐一拔除。杨忠亲率军众出击诸方,只用了数日光景便接连攻拔齐军城戍十几处,肃清了这一会师大基地。

可是魏军这里准备妥当,突厥那里却掉了链子。原本在沟通最初,突厥乌尊可汗表示可以出兵十万,过后却又表示应当将阴山以南那些胡部城傍也算作突厥方的出兵,因为近年来多有突厥部族南下阴山归附,而且南面小可汗摄图也属于突厥汗族成员。

对此杨忠等人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是传信希望乌尊可汗尽快率领其余军众南来会师。可是当杨忠都率部抵达了平城,突厥大军却仍然没有到达阴山,态度消极、行动拖沓。

一直等到得知杨忠已经入据平城,而且已经将周边齐军据点扫荡一番,乌尊可汗才变得积极了一些,派遣其弟步离可汗率领两万军众加快行军,总算是在原北齐的畿上塞围与魏军会师。而这时候,宇文贵所率领的后路师旅也都已经抵达了平城。

“乌尊可汗腹存奸谋、首鼠两端,若再继续滞留于此,等待其后续师旅抵达,更不知何时才能南去攻破长城、抵达晋阳城下。”

在与宇文贵汇合之后,杨忠当即便表达了自己对于突厥师旅行动迟缓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