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01节(第2页)
这样的雄才大略,就连陈霸先都自叹远远不及,一想到儿子若将与这样的人物为敌,那也绝对是非常可怕的难度。但若能秉持一种乐天知命的豁达态度,倒也不失为一富家翁的余地。
作为一个君主,陈霸先对于自己这个继承人是颇有不满的,认为陈昌欠缺一个嗣君该有的雄迈魄力。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又比较欣慰于儿子审时度势的眼光,懂得顺天应人,那就可以免于大殃。
抛开这些思计不说,当心思转回眼前事情的时候,陈霸先又是一阵头疼。他也有点搞不懂,侯安都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理,在自己给了他极大的自主权的情况下,居然选择了一个最差的处理方式。
侯安都这么做,既违背了与西魏一同出兵接收淮南诸郡的约定,势必会对之后诸郡的交接与归属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时又与北齐结下了深仇,使得刚刚有所好转的两国关系再次跌回了冰点。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贪功,侯安都早已经功成名就,这么做非但不能使其功业更上一层楼,反而还会招致陈霸先的警惕与提防。
不过思忖侯安都的行为动机并不是陈霸先眼下要操心的事情,该如何尽快给西魏一个交代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徐度所谓两国结盟互助互利,其实是有点给他们南陈脸上贴金了,如果两国邦交真的转恶,那么所受损失更大的必然会是他们南陈。
且不说当下的淮南问题如何解决、魏国会不会有针对南陈的军事行动,仅仅在互市商贸上加以限制,对于建康这座大部分生活物资都需仰仗外部输送的城池而言都会造成极大的压力。眼下建康城中士民衣食用度各种物料,极大的一部分都来自于历阳和姑孰的市场上。
陈霸先特意召开这么一个会议,倒也并不是为的能在会议当中商讨出什么完美对策,而是通过这一场会议将压力向侯安都稍作传达,让其人明白这么做捅了多大的篓子,之后再对其人做出什么安排的时候也就不要怀有什么抵触的心理。
最终这一场会议也并没有商讨出来一个结果,而等到会议结束之后,自然有人将相关的消息转告给了没有出席会议的侯安都。
侯安都原本还在家中盘算着此番将会获得怎样封赏,却没想到朝廷中竟然有了要将他交给西魏问罪的声音,一时间也是惊出一身冷汗,旋即便忍不住拍腿暗骂道:“主上一世英雄,不意竟得太子这般犬子!如此懦弱子息,常人门户尚且难以长守家业,何况天家!某等厮杀半生为主上创下这一番国业,不久后怕都要拱手让于旁人!”
对太子的吐槽并不能改变侯安都的险恶处境,他思忖一番后便连连夜前往台城负荆请罪,被皇帝着员召入内宫之中,君臣相谈到了半夜。
等到
悉据河洛
“什么?齐人凭什么说我要负义毁约?”
大清早,弘农城主府中,当李泰听到下属府员奏报齐使们的控诉之后,当即便瞪眼怒声说道,心里则不免泛起了嘀咕:莫非齐使当中有人开挂觉醒了系统,能够窃听我的心声?
但就算是知道了老子有这样的打算,毕竟还没做,竟敢随便诬蔑我,可不要逼我发飙!就问你知道老子打算什么时候翻脸?差一天一个时辰都弄死你!
“齐使来告,他们派往淮南接应归师的人马遭到袭杀,因言我国毁约……”
府员见唐王还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于是便又解释说道。
“齐军淮南遇袭?几时发生的?”
李泰听到这话后也有些茫然,他当然没有在淮南安排这样的行动,毕竟淮南并非今次谈判的核心利益所在,而且针对淮南方面的诉求也基本得到了满足,更加没有节外生枝的必要。
因是自己所不清楚的状况,李泰也不能只听取齐使的一面之辞,于是便先着员去将齐使稍作安抚,一边又连忙召见相关的人员询问具体的情况。
只不过北齐方面是遇袭溃退的师旅所直接反馈回来的情况,西魏方面的消息渠道则还需要通过历阳方面去搜集确认,一番周折之后才会向国中汇报。
因此一直到了
诸多反制
就在李泰向齐使针对河洛地区下达了最后通牒之后,南陈的使团也再一次的来到了弘农。
李泰并没有第一时间召见南陈的使者,只是让人接纳了陈霸先的亲笔书信,打开略作浏览。
信中陈霸先直言不讳北齐派人联络南陈的事情,他对此也根本就没打算隐瞒,之前便已经通知过历阳方面,在今次写给李泰的书信当中,更是语气诚恳的承认了这一错误,对侯安都违反约定、擅自出兵的事情也无作狡辩,并且表示自己感怀故义而不忍惩罚侯安都、只是将之贬官作为惩戒,希望唐王能够体谅。
总得来说,这一篇书信也算是态度端正坦然、语气诚恳有加,就连李泰在看完后也不免心生感触,庆幸如今的自己乃是强势一方,并不需要如此委曲求全的请求旁人谅解,真要这么做那不得憋屈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