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98节(第1页)
这里所指的马场特指的是北魏年间所划立的河阳马场,从河内到石济之间一段空间黄河南北区域,北魏年间是饲养牛马专供洛阳禁军,后来东魏迁都邺城后,因为需要加强河洛方面的防御,这一片马场便也被继续保留下来,归属北齐的河阳行台管辖。
马场专司牧马,范围是比较广阔的,在北齐天保年间齐军军势最为强大的时候,直接从河阳到邺南都属于马场的范围。而李泰提出将马场作为停战线,就是在混淆概念,继续从观念上对北齐的疆域进行侵犯。如果按照天保年间的马场范围来划定,那么北齐邺城的宿卫力量都要解除一部分,否则就是违反约定。
好在陆杳作为高演的心腹,又是从国中新来的,还没有接受过被洗脑,直接表示如果要将马场全都化作停站区域,那么驻扎在虎牢城的魏军便也需要撤离。因为马场是夹河而划定的牧区,虎牢同样也在这区域之内,范围内除了种植粮食之外,同样也需要种植牧草等物。
李泰当然不可能放弃虎牢,这可是他接下来进望河南的一个重要跳板,这几天还在盘算着吓唬一下司马消难,让他主动请求入朝内附,从而让魏军得以完全占据住虎牢城,直接堂而皇之的鸠占鹊巢多少有点不太好看。
马场范围太广阔、概念也太宽泛,实在不好划定执行,于是双方便各自铺开地图,一城一地的标定自己当下不能让出的地方,彼此再拼凑起来,互相争论一番便搞定了一个暂时的停战线,各自军队都撤出对方的区域中。
随着这个停战线被划定出来,其实也就等于是基本上划定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双方各自能够实际控制的疆土。
李泰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让步,并没有在黄河北岸将战线划定的太过远离黄河与太行山,否则孤军深入、后勤压力必定极大,而且由于河内地区一马平川,真要保持大量驻军的话,无疑是树立一个靶子让北齐进攻。
当然这方面的让步也并不是白让的,李泰又强调了淮南地区,要求北齐尽快让出广陵等淮南重镇,他这里还要跟南陈继续进行互动呢,南陈的使者也已经来到了弘农,得让他们看一看给唐王当狗有什么不好!
收复淮南
弘农城主府后院有一座小校场,清晨时分便响起了战马的奔跑和嘶鸣声。
校场平整的马埒上,李泰一边策御着胯下的战马,一边小心翼翼的靠近对面一名骑士,瞅准一个空当直将对方手中马槊槊杆抄入手中,大吼一声趁着战马交颈错开之际,便将对方手中的马槊直接夺取过来,再次赢得了夺槊回合的胜利。
“阿叔仍是臂力雄壮,神勇不逊当年啊!”
与李泰进行夺槊竞技的乃是刚刚从淮南来到此间的侄子李真,叔侄年龄差距不算太大,早年在乡里也曾一同游戏,如今李真几番夺槊竞技全都失败,又是甘拜下风、自叹不如。
“是你太懈怠了!如今即便不需要亲自上阵杀敌,但世道未靖,征战有时,如若连基本的戎技都日渐生疏,又怎么能够统军建功?”
竞技的胜利并没有让李泰高兴起来,反而有些不满于李真明显的体能技力的生疏,当即便板起脸来沉声说道:“昔年梁人难道就真的不堪一击?无非其国诸将胆薄怯斗,稍遇险阻即遭夺志,你切不可学此南人习气、怠于武艺!”
他也不是在搞什么地域歧视,而是如今情况来说,南方之人尤其是上层的统治阶级,一直都欠缺一个对军功、对武力的正确认识。
刚刚过去不久的南梁内乱,可谓是惨痛至极的教训,而在南梁废墟上所建立起来的南陈,在军事建设上的探索仍然要远逊于同时代的其他政权,除了在内乱与建国的过程中涌现出来一批军事人才,之后却没有相关人才系统性培养的制度与现象的出现。
李泰近年来主要忙于案牍事务,即便统军出征,也很少再亲自上阵杀敌,不免时常会有髀肉复生的感慨,仍要在繁忙的军政事务处理完毕后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既是心中的危机感使然,同时也是在告诫自己天下未定、不可松懈。
但看李真在淮南安稳日子过了几年,便不像往年在自己身边那样勤于操练技艺,自是忍不住提点几句。李真闻言后便也连连点头应是,表示自己之后一定勤练武艺、不再懈怠。
李泰当然也不是在要求门下众人全都训练成体能大事,只是由此一点来要求、提醒群众要端正态度,不要因为局势大好便心存傲慢松懈。
在将李真敲打一番后,叔侄俩才返回前堂用餐,吃早餐的时候,李泰顺便了解一下南面的人事情况。
当西魏和北齐展开大战的时候,南面的局势也并没有停滞不前。李泰在出兵东征的前夕,便安排吴明彻等护送陈霸先之子陈昌返回江东、并与南陈约定一起进击北齐。
南陈方面虽然国力要偏弱一些,但陈霸先也是一时之雄杰,心内自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收复失土,早在西魏派遣使者沟通之前,其人便已经在积极的调度人手、准备出击淮南,随着陈昌一行返回之后,南陈军队便开始大举北进淮南。
只是相对于西魏开战以来一路的高歌猛进,南陈方面的攻势则就显得有点不够顺利。
南陈上承梁世之丧乱凋敝,本就国力不强,在之前的建康保卫战中,又因为西魏的插手而丧失了夺取北齐败军给养军械的良机,因此实力的恢复非常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