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72节(第1页)
他本就不是那种赌性甚重、贪图奇功之人,自知以李伯山用兵之能,出现一个小漏洞已经殊为难得了,如若指望因为对方的疏忽而获得巨大的战略转机也实在是有点不可能。
至于斛律光请求再继续增派人马以加强封锁沁水河谷的请求,段韶也并没有立刻应允,因为眼下他的兵力也并不充裕,而且刚刚遭逢大败、正是士气低迷,对面敌军则仍是去留未定,贸然转移人马到别处去开辟新的战场未必是好事。
接下来段韶也增派斥候前往北面去,想要查探一下敌军对于此事的反应之后再做决定,但是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他难以乐观起来。
敌军主力非但没有立即向后方撤离的迹象,反而同样也增多了斥候的活动,无论这是真的有恃无恐、还是故作姿态,起码眼下看来,沁水河谷的安定与否对魏军的影响似乎并没有他们所预想的那样大。
那么是否要继续向沁水河谷增兵,倒也不必再作为难了,就算是斛律光认为此计可行,起码也得展现出来能够对敌军主力造成一定影响之后再考虑追加人马的投入。
与此同时,后方又有一个消息传回,让段韶大感意外,心里也变得不淡定起来。那就是原本率军返回晋阳坐镇的皇帝高洋,在行至半途的时候突然转道奔赴辽阳。
皇帝心血来潮之事不少,但之前基本上也都无伤大雅。这一次在大军失败的情况下突然转道前往辽阳,这就不免让人心中暗生联想。
一方面可能是皇帝身体状况变得更差,想要取道辽阳加以休养。辽阳甘露寺僧徒近年深得皇帝崇信,而且辽阳地处邺都和晋阳之间,皇帝居中养病,也能避免遭到两都政治势力的滋扰影响。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皇帝对于当下国中的人事格局存在一定的想法,所以在辽阳这样一个中间位置进行一些人事上的操作。
无论皇帝转赴辽阳是哪一种情况,在此之前都没有跟段韶沟通过,尽管段韶在得知此事后
交换战俘
“贼要求和罢战?”
李泰在听到这话之后,一时间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情况实在是有点超出了他的预料。
虽然说之前两国也曾有短暂的罢战盟约的和平期,但那时的背景较之当下还是有所不同。而且正因为有了之前那一次形同虚设的盟约的经历,也越发证明了东西之间想要罢战那就是扯淡,除非哪一方被彻底的干挺。
如今的北齐可是有着实实在在的领土和人口的损失,并不像之前那样还指望通过谈和来换回丢失的城地与被阻拦在宜阳的人马,这一次想要挽回损失只能通过战斗。
通过谈判来找回场子,可谓是既不符合正常人的智力水平,也不符合北齐一贯桀骜的作风。除非是开启谈判、彼此罢战本身就是北齐所需要达成的一个目标,为此甚至可以甘心承认如今已经造成的损失。
求和的信号是北齐方面的斥候所传递过来的,表示如果西魏愿意进行谈和的话,那么北齐方面会在近期内派遣使者前来磋商彼此谈和罢战的细节。
对于这一比较反常的情况,李泰猜测有两个可能。
漫天要价
段韶的书信送出之后不久,斛律光便也匆匆的从沁水河谷回到了下虒聚。而在见到段韶之后,他便立即发问道:“段王可知至尊召常山王等辽阳见驾所为何事?后续可有消息传回?”
看到斛律光如此关心的神情,段韶越发确定其与二王之间的关系不寻常,彼此间的联系可能还要超过了他的预料。
不过这跟段韶的关系倒是不大,而且若非如此,他也难以借此机会将斛律光从前线调离。因此在面对斛律光急切的询问时,段韶只是叹息一声,旋即便沉声道:“我今身在前线,对于国中情势变化也所知不深。
至尊何以突然转驾辽阳、又因何召见二王,我是一概不知。当下国中人心浮动,稍有风吹草动,便可令人情不安。今邀咸阳王归营商讨,我等边中战士该当如何兼顾内外?”
斛律光听到这话后,又是默然许久,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又开口说道:“事有缓急,进师旅得入沁谷,与贼交战方有转机,万事应以军事为先,余事悉需延后。段王或可将此间事情进奏陛下,以陛下急欲诛贼之志气,自知内应守静、以讨外敌!”
段韶听到这话后便忍不住暗叹一声,斛律光此人不可谓不精明,尤其是用兵韬略方面,有的时候就连段韶都自感颇有不及。可是此人性格中却又颇有偏执顽固与狭隘短视,对于某些事情的认知又是太过单纯,完全没有其父斛律金那种老谋深算的城府和举重若轻的手段。
其人进据沁水河谷确可称为一个突破,但言之转机则还稍显未足,尤其是在西魏方面段韶更加感觉不到敌人因此而产生什么危机紧迫感。斛律光还想以此作为一个理由,劝阻皇帝暂时放弃掉已经开始执行发动的人事动作,即便不说愚蠢,也显得有点天真。
但段韶眼下自然没有要为斛律光仔细讲解当下国中情势幽隐深意的义务,闻言后只是叹息道:“若事果然能如王所言,那自然最好。只是你我皆边将,对于朝中人事详情所知也未足深刻,故而我想请咸阳王入朝察望并作奏告,希望朝廷能够酌情再向此前线增派人员物资,以备之后向羌贼大举反击。”
“但是沁谷方面仍然未足稳固……”
斛律光听到这话不由得便面露难色,有些不愿在此关键时刻入朝。但他又担心朝中的人事变故会使得此间军事反击再搁置下来而贻误战机,同时常山王对他所助颇深,如今似乎也要为事牵连,这也让斛律光为其担心不已。
“小儿德猷虽非良才,但前已有咸阳王所力辟出的局面,恃此而稍作维持几日亦应不难。只希望咸阳王此番入朝,能够达成一个内外和乐的局面!”
尽管斛律光还在犹豫不决,但段韶已经默认他同意了,提出代替其人的方案后,还顺口鼓励了斛律光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