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559节(第2页)

段韶听到皇帝这么说,便也不再开口阻挠,当皇帝戎装行出时,他便也披甲持戈、仗从于后。

很快高洋便在禁卫将士的簇拥下来到了己方前线,那盛大的皇帝仪仗又要比对面李伯山的出行仪仗辉煌醒目得多,陂塬上的齐军将士们也爆发出了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

高洋在抵达塬顶之后却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策马前行,率领身后百保卫士并其余诸军继续向前,一直来到之前双方交战争夺的铜鞮河口处才停了下来,姿态可谓是目中无人到了极点,而其后方随行的将士们也都纷纷振臂高呼。

原本双方缠斗数场、死伤众多都没能抢占下来的河口地带,如今皇帝陛下亲临前线,只是策马缓行,就这么顺利的将河口占据下来,自是让人振奋不已。

塬上魏军将士们看到这一幕后自是愤慨至极,只是看到此间齐军兵力已经超过了他们数倍,而且士气也都旺盛得很,自知不可轻撼,只是紧锁着眉头望着唐公等待命令。

高洋来到河口处,然后派人入前喊话道:“大齐至尊皇帝陛下亲临战场垂顾观阵,魏国唐公李大丞相可敢入前来见?”

塬上魏军将士们听到这话后,全都神情紧张的望着唐公微微摇头,而李泰则只是微微一笑,抬手一指张石奴、皮景和、元景安等数骑跟随自己,就这么策马向坡下行去,并且着令张石奴先行一步,隔着河口向南面呼喊回应道:“欺天大逆犹可俯仰不惊,我主上何不敢见!”

高洋勒马于南面,听到这话后也并不恼怒,只是嘴角噙着冷笑,待到李泰奔行之前,他才举起手中的马鞭直向李泰并喊话道:“李某大不必使奴狂言矫饰,尔之肝肠,我甚知之。若尔当真纯良至善,此际仍是宇文家奴。魏氏失命,朕自夺之!尔亦不过伺机之贼,无为笑我!”

李泰这会儿正好奇打量着高洋,倒是没怎么留意他的喊话。彼此间隔着宽达十数丈的河口,并不像面对面看得那样真切,一眼望去他倒觉得高洋没有原本想象的那样丑陋,大概也在于对方身份地位与一身戎装所烘托出来的英武形象与气质冲淡了容貌上的不足。

片刻之后他才收回视线,开口回话说道:“生而为人,当有品性别于禽兽。知耻而着衣服,不以私示人,知丑而作矫饰,不以恶示人。这只是最浅显的教化道理,齐主不识,何以御众、何以治民?魏命虽失,尔命何存?”

行凶贪乱

“羌贼放肆!”

听到李泰这一番话,河谷对面的段韶、薛孤延等北齐诸将纷纷瞪眼呵斥。

然而齐主高洋脸上却并没有露出太多恼怒之色,只是眉头微微一皱,不再就这个话题进行辩驳,视线转而从李泰身上转移到其后方几人,尤其当见到拱从李泰身后的元景安时,眼神顿时一凝,旋即便抬手一指元景安说道:“尔莫非我旧臣元景安?西去数年,如今竟为李氏引为心腹。”

元景安是在天保元年唐公配合中外府东征而出兵河洛时、于宜阳九曲城被俘,也算是北齐旧臣,此时听到高洋这么说,神情便不免有些尴尬,先转眼看一看唐公,见唐公微微颔首、旋即才向高洋略一拱手,但却并没有开口答话。

高洋这会儿又低笑起来,先是指着李泰说道:“李某知否我大军南来时,曾告诸将士作何赏格?凡能杀俘贼首者,赐爵陇西王、授并州刺史。尔来,我自予尔!”

讲到这里,不待李泰做出回应,高洋又望着元景安等几人说道:“尔等若持此功来献,也是一样封赏!”

此言一出,河口这一边的几名卫士脸色全都微微一变。他们几人能被唐公选来贴身护卫至此与齐主相见,忠诚度上自无可疑。包括旧为齐臣的元景安,其人家属也在之前东西双方洛水誓约的时候被送至西魏。

但是齐主所开出的这个赏格实在是太诱人了,以至于这几人就算自己不会背叛唐公,也要怀疑其他人受不受得了这诱惑,故而一时间全都微微向唐公靠拢,同时又警惕的望向同伴,场面一时间便显得有些微妙。

李泰听到高洋居然给自己开出如此赏格价码,一时间也是一乐,他之前在西魏短暂封王、如今却不是,没想到却能在北齐那里再兑换一个王位。可见牛逼的人不必抱怨环境,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

只不过东西各有国情存在,北齐的这个王爵的含金量着实不高,尤其是到了北齐中后期,什么人都能封王,这爵位越发的泛滥廉价。

至于说部下之间微妙的气氛,他也没有放在心上,转而向着高洋大笑道:“李某生死荣辱,倒是不劳齐主布置。反而齐主需要小心,如若没此阵中,晋阳悍将恐怕不会听命于你家孤儿寡母!

侯景故事旦夕而发,巢穴颠覆顷刻易主!子承父业犹是奢望,灭家夺业之仇恐怕还需要李某为你报复!上之所好,下必从之,齐主好行凶,群下必贪乱……”

“住口!”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