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548节(第1页)

李泰闻言后便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然而贺若敦却没了下文,抬手拍了一把方自勉强站稳身形的贺若弼,转又说道:“行途见闻纷繁,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但是小儿也随臣出入山道,可为主上详述见闻!”

说话间,他便转头递给儿子一个眼神,示意他这就是表现自己的合适时机。

贺若弼自然想不到他老子说的时机这么尴尬和硬核,当在场所有人、尤其是少年心中偶像的唐公也直望着他的时候,这全无准备的少年顿时更加局促起来。

他两手紧握着拳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旋即便开口说道:“启、启禀主上,末将、小民确从家父出千里径进击贼域,所见贼之山北人事颇繁。千里径、千里径其实乏事可陈,大军推进之前,扼守谷岭南端即可、当中另有通道可以曲通雀鼠谷,亦需有所防备。

但、但韦大将军前言雀鼠谷事,小民觉得仍有余计可申。今夏天旱,河渠水消,小民前入雀鼠谷,所见汾津水流不丰,或因前言之故,但也不可不防是否贼军设堰上游以阻流水。雀鼠谷久为南北通行之要道,谷中水道亦多循山势流淌,如若贼军设堰于上、待雨决堤,下游汾水必然山洪滥漫,此情亦不可不防……”

这小子最开始说话还是磕磕绊绊,但很快就变得顺畅起来,讲到最后更是抛出一个就连李泰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听完这话后,李泰先是一愣,旋即便望向韦孝宽道:“这样的隐忧存在吗?”

韦孝宽闻言后便点点头说道:“今夏确是干旱少雨,但入夏后天气瞬息万变,臣前为防守计议时,对此的确是有失顾及。”

说话间,他又转望向提出这一漏洞的贺若弼,毫不掩饰其欣赏的说道:“此少徒见识分明、思虑详细,当真才智不俗!”

贺若敦原本听到儿子的自由发挥暗自皱眉,当见到韦孝宽都出言夸赞时,当即便忍不住大笑道:“此子旧也只是寻常养在门户之中,我近年来立朝居家才渐觉其略得几分禀赋传承,只不过才力还乏甚可观,本打算调教一番之后再进献于主上,但转念一想,论及调教英才、言传身教,当世谁又比得过主上?故而索性进献主上,恳请主上收养门下、赐之两餐!”

“求主上收留!”

贺若弼听到这话后,也壮着胆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着李泰呼喊道。

李泰本就欣喜于贺若弼小小年纪便已经展现出不俗的禀赋特质,听到这话后更是不由得笑起来,他走上前拉起这仍然有些稚嫩的名将,瞧着少年紧张的神情微笑道:“少壮英才,不入我门下,更能于何处伸张抱负?才力献我,功名赐尔,正是上下相得!”

转进上党

回到晋州城外的大营后,李泰

沁水伏兵

义宁城坐落于地势狭长的沁水河谷之间,沁水两岸各有一座城池,因为这一段河道仍然比较狭窄,远远望去两座城池恍若一座。

之前晋州城遭受袭扰,晋州刺史尉粲下令关闭城门、龟缩自守,虽然保证了白马城的安全,但是平阳周边区域内一些来不及入城的军民却倒了霉,因为不能再入城,于是他们只能向东翻过黑水岭,来到义宁城寻求庇护。

作为沁水上游最大的城池,义宁城尽管不像晋州城所在那样交通便利,但各种配套的设施也是比较完好的。东西两城足以容纳几万人入驻集散,同时也是沁水河谷中重要的物资存储和转输中心。

不过随着抵达平阳的敌军数量越来越多,坐镇此城的义宁太守韩祖念也自知尽管双方距离还有几百里、且彼此间还间隔着一道黑水岭,但此城未必就绝对的安全。

而且一旦东面的援军到来,义宁城也将成为大军前进基地,所以当西面的人员向此投奔而来的时候,他便将这些人员往东面的上党地区进行疏散,仅仅只在城中留下能够参与守城作战的人员。

事实证明韩祖念也颇有先见之明,因为不久之后东面便传来平原王段韶的命令,着其将沁水河谷中的军人家眷们往上党地区进行疏散转移,并且往义宁城中收聚物资、做好接应大军到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