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509节(第2页)

资业归公

当唐公大军归京之日,长安城中士民、包括皇帝陛下都亲自赶到渭桥前来迎接。

面对如此盛大的迎接场面,以及群众们欢呼雀跃的热情,李泰也是颇感欣慰。他这些年不辞辛劳的征战各方又经营诸事,固然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权力、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但又何尝不是希望民众能够生活的更加安稳且有尊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相互的,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定乱于内、却敌于外,给关中百姓们争取到稳定的生活,而百姓们对他也都发自肺腑的拥戴与感激,这无疑就是最好的互动。

“唐公不辞劳远,为国再却强敌于塞外,朕共关中父老并受唐公恩抚,感激之情实在是难以言表!”

皇帝并没有等候在大次之中,而是亲行上前,来到大军阵伍当中迎接李泰,见面之后便满脸笑容的拉着李泰说道。

李泰见到皇帝对自己全无戒备的直入军中,便也欠身说道:“臣既得陛下委任国事,所谋所事,皆属份内。成事之前因恐陛下忧虑,故而未作进告,如今总算著功塞外,不辱所用,献捷国中,以邀君上与百姓同欢!”

说话间,他便向后方一招手,旋即便又甲卒们将阴山一役所缴获的突厥可汗旗鼓仪仗、包括木杆可汗的首级等等献上前来。

随着幕布掀起,这些器物暴露在阳光之下,周遭出迎的士民们顿时变得更加激动,纷纷高呼:“唐公威武!”

除了这些仪仗器物之外,还有众多的人马俘获一同归京,长长的队伍甚至都难以入城安置,便暂且在长安西郊建设营垒,将这些突厥人马暂时安置其中,待到来日再作分配。

许多京畿民众也都纷纷来到这战俘营周边,看到营地中那规模庞大的牛马畜群,还有垂头丧气的突厥俘虏,不免指指点点、嬉笑嘲讽一番,对突厥人也没有了之前的畏惧感。

待到入城之后,李泰便率领一众功士们前往太庙献俘报功,一系列的流程忙完之后天色也已经不早。因为行途疲惫,他也并没有再去处理什么人事问题,便在皇城中的丞相府住宿下来,准备

帐内三卫

且不说这些元魏宗室彼此间的纷争,李泰离开直堂后也没有时间休息,而是转赴别堂继续处理他出征这段时间所积压下来的军政要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听起来虽然挺带感,但实际上人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哪有太多的时间去恣意享乐,各种事情千头万绪,占用了太多的精力。

且不说初掌大权、满心励精图治的李泰,就连后期躺平挂机的齐主高洋,享乐之余也得想法子抽个风、整点活儿惊慑一下朝中文武。

丞相府别堂中,崔谦等之前留守诸员早已经等候在此,待见李泰登堂行入,便都纷纷起身拜迎唐公。

“诸位不必多礼,有劳久候了!”

李泰摆手示意众人免礼入席,自己也登堂坐定,而后视线才在众人脸上一一划过。

年初的时候他废停了宇文泰所施行的六官制,重新恢复了六部治事。西魏所谓的六部还是有别于后世,在名目上唯一与后世相同的便是吏部尚书,至于其他的名目和职权全都有异于后世。

在吏部尚书之外,还有度支尚书、都官尚书、祀部尚书、五兵尚书和起部尚书,分别对应后世的户部、刑部、礼部、兵部与工部。

这六部尚书皆隶属于尚书省,李泰如今以大丞相、尚书令执政,所以六部尚书也都于丞相府听命。年初的时候,李泰仅仅只确定了吏部尚书崔谦、都官尚书柳庆,其他六部尚书则由群臣共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