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355节(第2页)

韩擒虎听到这话后眉梢一挑,隐隐有些不服气,不相信还有自己不曾设想到的地方。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贼以数倍之师围我于此,但却怯不敢战。状似不战,其实无日不战。优势尽拥尚且不敢来攻,则来日形势翻转,贼又安敢激战?”

李泰又笑着说道,有的时候战争打的就是一个气势,可朱浑元想要用最小的代价和最稳妥的方式把自己收拾在这里,但他却趁此机会每天变着法的消磨北齐人马的锐气和斗志。

虽然士气很难量化去描述,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像之前和北齐精骑在瀍涧交战的时候,对方在明明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都还能激战不休,可是在被李泰使人恫吓一番后,登时便兵败如山倒,抛下叔伯尸首才撤离出去。

韩擒虎听到这里,这才心悦诚服,仅仅只是一个虚张声势又故作虚弱,内中居然便蕴含着这么多的博弈考量。

“怪不得大将军能够屡克东贼大将,这可朱浑元也算是贼中的宿将,因其坐镇河洛,我耶等纵有计谋也难施展。但今他来迎战大将军,用兵却这样的昏庸迟缓,事事都落在大将军的谋计之内。”

了解完这一些后,韩擒虎又忍不住叹息说道,因为听过父亲提起可朱浑元来便忍不住的长吁短叹,所以对于李泰迎战其人时的得心应手便更加的钦佩。

李泰闻言后又叹息道:“可朱浑元倒也没有错,他只是太想胜过我了。自以为运计持重,但却是临战惜身,又怎么能斗得过亡命之徒?”

远在金墉城的可朱浑元倒是听不到李泰对他的这一番评价,黄昏时分他站在金墉城头上,望着白马寺方向那明显又有减少的灶火炊烟,眉头微微皱起,神情似喜似忧。

如此明显的、有节奏的减少炊烟,自然不可能是实际的情况。但那李伯山刻意做出这一布置,究竟是有恃无恐还是反向行之,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也并不重要,如今谷水、洛水之间连营十数里,并有数千精锐骑兵可以随时策应诸营,确保能够将李伯山这一部人马牢牢的困杀此境。

其实情况发展到这一步,可朱浑元也能猜到李伯山这是以其自身为诱饵、将河洛之间的机动力量吸引在此,目的显然是为了给其他方面的部伍制造机会。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能够达成的效果其实都非常有限。如今的李伯山被困死此间,就算有其他的部伍想要攻夺什么要塞的意图,短时间内也绝难凑效,毕竟在关西大军主力到来之前,李伯山能够调动的人马非常有限。

等到危机显现出来的时候,可朱浑元仍有足够的时间和力量进行应变,毕竟在双方对峙的当下,他是掌握着绝对主动。

眼下虽然为了保全势力围而不攻,可等到李伯山别处用计显露端倪之后,若果真非常棘手,他仍有时间群起攻之将李伯山剿杀此间再转去应对危机。

就在可朱浑元设下包围圈的

佛头sharen

白马寺外鼓声雷动,寺庙中人听到动静,同时也在忙碌的备战着。

此时白马寺中的兵力包括有李泰从伊阙带来的三千多名轻骑,还有就是韩雄等翻山越岭赶到邙岭汇合的两千多军士。

五千多名步骑人马依托着白马寺这座建筑倒是可堪一战,毕竟对方就算有着数万之众,每一轮的攻势能够投入作战的人员也不过数千而已,再多了军阵就会显得过于厚重笨拙,在战场上不好做出应变。

今时的白马寺大抵重建于曹魏年间,之后虽然屡遭战争破坏,但是也都有所修缮。因此如今整个寺庙大体建筑尚算完整,但一些佛殿和围墙也存在着坍塌的情况。

白马寺东面的围墙中间有一段坍塌损坏的地方,李泰率部入驻寺中之后,也并没有下令进行精致完整的修缮,仅仅只是砍伐寺中的树木设置一道栅栏勉强隔绝内外。

白马寺中除了历史悠久的建筑之外,还生长着许多粗大过围的松柏树木。大概是因为这些树木生长在佛门胜地中,故而也没有遭到砍伐损坏。

只可惜如今李泰来到这里,对这些树木自然不会客气,直接砍伐了用作合适的用途。

反正就算留下这些树,侥幸存活到后世也只是充当小姐姐们穿汉服打卡的背景板而已,又哪里会知道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位他这么牛逼的大人物一念之间的奇妙缘分。

这时候,寺外的鼓声已经响起了第二通、而且越来越急促,这意味着敌人发起进攻的时间越来越近。通常到了这一时刻,敌军的阵仗布置也都摆列出来,可以通过阵势的布置来确定敌人的进攻重点在哪里。

此时李泰站在寺中高阁上,见到敌军步阵主要集结在东面的金墉城方向,而在南面和西面则都是从洛水、谷水河岸向前推进的骑兵人马。

很明显作为北齐洛州刺史镇守此间的可朱浑元对于白马寺的建筑损坏情况还是很了解的,寺庙东面这一段围墙缺口别说李泰还没有让人用心修缮,即便是经过了翻修,也仍然还是防御薄弱之处。

毕竟时下可没有水泥混凝土那种效果超强的建筑粘合剂,就算是土夯版筑也需要一个阴干加固的过程。总之,只需要将进攻的重点放在这东段寺墙那就对了,而且白马寺是一个长条状的寺庙,东西两侧的接触面要比正面更长,也需要守军更加分散开来才能完全防守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