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333节(第1页)

这些情况,李泰都是从柳仲礼处得知。尽管柳仲礼本身也不咋滴,但是讲到萧范将合肥老巢拱手让人、自断退路,同时又将侯景自建康引下的行径时,柳仲礼也忍不住嘲讽痛骂。

赵刚听完李泰所讲解进袭寿阳之计,虽仍觉得颇为凶险,但是细想之下也觉得这一计策大有可行。即便不说自己袭取义阳,就之前李泰夺取汉中,就要比夺取寿阳危险多了,毕竟如今寿阳城在守只有一个侯景党羽王显贵并其残部而已。

但在寿阳下方、驻守合肥的李伯穆同样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就算他们成功得据寿阳,而慕容绍宗也率部南来交战,如果李伯穆北击寿阳,那他们可就要腹背受敌,同样身处劣势。

当赵刚再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泰忍不住轻笑两声,然后便转望向随军而来的高乐。

“李伯穆其人,是我家司徒公妻门丈人亲弟。”

李伯穆出身赵郡李氏,是高仲密前妻李氏的叔叔,当然现在算起来也算是高澄的亲戚了,故而颇受信任,被派遣率兵到淮南来。

听到高乐这么说,赵刚脑海中顿时便泛起游说离间等种种操作,但高乐旋即便又说道:“其人虽然典军国门之外,但却不以勇毅而称。他若敢轻涉战局,末将就阵擒之!”

方方面面讲述一遍,赵刚再作思忖,不免便觉得此计虽然仍是有些冒险,但却也大有可操作的空间。凡言兵事,岂有万全?

如今的赵刚不再担心此计过于冒进,反而有些担心慕容绍宗见状不妙或会引兵不发,如此一来便错过一个绝佳的机会。

毕竟本身实力所限,他们即便能够进取寿阳,但也绝难长期占有。大军久悬于外,不只军资耗费大增,也会增加许多莫测的风险。

李泰对此则全不担心,只要能够进据寿阳,他就有绝对的把握让慕容绍宗南来交战!

揜于东去

杨忠的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就在李泰抵达义阳之后的

传国玉玺

如今的寿阳城,早已经不复之前淮南重镇的雄伟模样。

罗城城墙在之前的战事中被破坏严重,至今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修缮。城东市肆破败,码头上几无片木,堰埭因为有乏维护,被暴涨的水流冲刷坍塌,河流两岸多有滩涂分布。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寿阳就从之前热闹繁荣的淮南大邑破败至斯,战争对世道的摧残可见一斑。

如今的寿阳罗城里已经是全无秩序,但还分布着许多原本此间的居民和四方流人。他们之所以仍然盘桓此间不去,并不是对于这座城池有什么深厚的依恋,而是城外要更加危险,多有强梁盗匪出没,掳掠人口,抢劫财货。寿阳总还名声在外,一般盗匪不敢来犯,便也成了孤苦无依的民众们暂得栖身之所。

如今的寿阳金城中,尚有侯景表弟王显贵以及自历阳逃回的田英、郭骆等将。原本还有三千多名留守士卒,多是从淮南当地所募,但是随着王显贵为了自保而投降东魏,这些士卒们因恐被迁至河北而逃散许多。到如今偌大城中守军尚且不足千人,势力可谓穷困至极。

也正是因为寿阳城当下的残破穷困,南来的西兖州刺史李伯穆得据合肥之后,甚至都懒于移防寿阳,仍以王显贵并其部众留守寿阳金城。

杨忠对于寿阳此边情势变化也略有了解,可当真正抵达此边的时候,才发现寿阳的破败较之想象中还要更加严重得多。同时他心内也不免感慨李泰谋算之精明,本就没有将寿阳城防当作与慕容绍宗交战的重点,如今纵然城池破败,倒也无妨接下来计划的实施。

“速告城中守将,某乃朝廷新授南司州刺史夏侯使君部下大将,入此访问城主,还不快快出迎!”

杨忠在率部抵达罗城的时候,便有巡城兵卒闻讯赶来,他勒马城下,向着站在城墙豁口张望的兵卒大声喊话道。

这些兵卒们闻言后,便又闹哄哄往城内去,甚至都没人入前来验看杨忠一行身份的真伪便入城奏报去了。

过了一刻钟有余,才有一名披甲将领带着十几名亲兵策马行来,由于城门早被堵死、至今尚未贯通,一群人只能继续在城墙豁口进行交流。

那将领先作几句问话,并将杨忠递交的信物验看一番,但还是不失谨慎的请他们暂处城外。

“某等遭受西人逼迫,却还奔行入此示警,一路赶来疲惫欲死,你等卒众不思感恩回报,竟还拒我城外!”

杨忠听到这话后顿时将眼一瞪,旋即便振臂怒喝道:“儿郎们,随我入城!此日如果没有牛羊肉食供给,便要sharen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