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322节(第2页)

杨忠见到李泰的到来也是吃了一惊,将李泰迎入州府中后便开口问道:“西河公之前使人传信在州等候大行台车驾入境,今又亲临,莫非事有变故?”

“巡事并无变化,只是另有一事来告杨开府。”

李泰落座后也不多说废话,直接道明自己的来意:“此间盐卤苦咸,本非久居之地,我已转镇诸方,杨开府却仍困此。今欲相引共事沔北,未知杨开府意下如何?”

杨忠听到这话后,饶是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这会儿脸色也忍不住微微一变,继而便开口问道:“请问西河公,这是大行台、又或河内公使传心意?”

李泰闻言后顿感不爽,你个杨揜于是不是看不起我?老子难道不配招揽你吗!

心内虽然腹诽不已,但他还是沉声说道:“这只是我一己私意,既没有奏于大行台,也未告请河内公。”

杨忠听到这话后便低头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才又望着李泰说道:“西河公在事勇健,门下才流济济,请问究竟作何宏计需要借使俗才?”

“南梁惊变,国祚不安,我欲趁此时乱,上取汉中,下定汉东。策略即定,只缺共事勇徒,杨开府是我首选。若肯共事,我也不必再访问他人。”

历史上正是杨忠南去、擒获在建康被侯景放回的柳仲礼,成功开拓汉东之地,但凭李泰如今的经营,倒是不需要杨忠再出手。

不过宇文泰派赵贵南去窥望虚实的做法也让李泰心生警惕,为免计划受阻,也为了谋取更大的话语权,他索性把目标定的更大一些,不独谋略汉东,就连汉中之地也打算一并收得。

如果能够一举克定汉水流域,那李泰就是绝对的边疆重臣,真正能够做到让台府礼敬三分。而且汉中还是关中南面屏障,到时候真的是伯山一声吼,关中都要抖三抖!

可是如果要确保两处战事同时进行并且都能取得成功,那李泰就必须要选择一个盟友。毫无疑问杨忠这位历史上克定汉东的功臣,又是自家丈人的老部下,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北州军壮

杨忠这个人,李泰总感觉不太了解,彼此认识也算是不短的时间,但实际的来往却并不多。

而且由于杨忠本身性格比较严谨沉静,鲜少将情绪流露面上,社交上比较冷感,哪怕对其故主独孤信也很少有什么热情的表达,同李泰之间那就更是乏甚交情可言了。

但尽管如此,李泰对于杨忠却有种莫名的信任。这固然是有一部分独孤信的原因,也在于他与杨忠。杨忠在略作矜持、确定李泰并非突发奇想的盲目狂计之后,便也开始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虽然其人被闲置北州多年,但是一身才力并未荒废。他早年在南梁侨居数年之久,旧在贺拔胜麾下时又追从独孤信攻夺南梁下溠戍,那时便已经欲图汉东,因此对于汉东地理形势也都颇为熟悉,提出的意见也都不是夸夸其谈的空泛之言,全都言之有物,对李泰的汉东攻略进行了很大的细节补充。

至于汉中方面,由于杨忠本身并不熟悉,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但其实李泰对于汉中的渗透较之还只能在门外徘徊的汉东要更深入,之前之所以不直接向宇文泰进言攻略汉中,一则目标太多容易分散中心,二则他本来还不打算这么早将汉中提上日程。

毕竟如果出兵进行了正式的武力征服,那么汉中就属于西魏领土的一部分,很多事情再想操作便不像之前那么方便。

不过宇文泰这个臭黑獭完全没有用人不疑的度量,居然派赵贵去荆州查他底细,为了掌握更大的话语权,李泰也只能临时做大计划、加重筹码,把汉中也列为今次的军事行动目标之一。

他之所以拉上杨忠,除了杨忠本身的履历才能之外,也在于他们都与独孤信关系密切。

如今独孤信进位柱国,起码是在名义上获得了同宇文泰分庭抗礼的地位,如今独孤信一系的人做出这样一个宏大的作战计划,宇文泰如果否决不议,那可就有点派系斗争的味道了。

虽然如今国中军政大权俱总霸府,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全无能量。

更何况如今太子元钦跟他丈人唱反调的态度越来越显露出来,届时越过霸府给予李泰授命,那么无论这件事成不成对霸府权威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后果要比王思政擅自出兵那次严重得多,是直接从根上进行人事分裂了。

当然李泰也不是就此便要同霸府唱反调,他没有联络丈人而是直接跟杨忠商量,就是给这件事留下一个余地。

只不过无论再怎么回圆,这件事本身都是有点胁迫宇文泰的意思,可能会让宇文泰心里不爽,估计比李泰做独孤信女婿那次还要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