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319节(第1页)

在引着父亲将商原游赏一番后,李泰一行便又返回庄上。此时庄园中来贺群众也已经数量众多,县令郑满带着县里衙役们亲自在此主持局面,忙前忙后已经是一脑门子的汗水。

“这是怎么回事?”

李泰见到庄内一侧堆放着大量的干脯山珍等各种食材,便开口询问道。

先一步回庄的李渚生走上来苦笑解释道:“全都是乡人们送来的礼物,劝说了许多次,只是禁止不住。”

李泰自知乡人们虽然生活水平大有改善,但也只是温饱而已,这些山珍时货于他而言不算什么,但放在乡人各家却能整治一餐难得的佳肴,于是便打算着员分发回去。

正在这时候,赵党长又亲驾着一辆牛车行来,车上同样拉满了干货。

待将车驾停下,赵党长下车笑道:“百姓们虽然言拙但却情深,得知郎君总算访得尊翁归来,心内深为郎君感到高兴,但又恐怕明公不适此间乡风,所以各自备置乡味送来,百家风味期盼总有一味能够让明公赏识留恋,从此便也情定此乡!”

听到赵党长这么说,李泰便也笑起来,当即便宣布庄中流水席从今日起一直持续到来年正月初七人日,在此期间乡人们皆可入庄来食。

庄中乡人们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击掌喝彩道谢,有的更载歌载舞起来。

庄中欢宴很快就进行起来,李泰瞧着父亲也受此氛围感染,脸上洋溢着笑容、远比早前在华州城共时流群众宴饮时更加的轻松惬意,于是便也向父亲介绍起在座这些乡士们,顺便问起一些乡里趣事。

李泰陪着父亲欢宴一会儿,然后便请赵党长等继续作陪,他则将李渚生、吴敬义等渠盟诸掌事请入庄内商讨事宜。郑满升任县令后,虽然便不再担任渠盟的掌事,但对渠盟事务仍然非常上心,便也一起入内议事。

如今的渠盟早已经不再只限于河渠津桥等诸事,而是覆及左近数州之地的综合性民间盟会。

虽然兴修和维护民间河渠堰埭等工事仍是其主业,但副业也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这当中最主要的便是放贷。

渠盟放贷分为两种形式,分别就是针对平民小户的蚕桑丝麻织机等等业务,还有针对各类工坊主的放贷。前者提供生产原料和工具、返输绢布等物品,后者则提供现金、技术和市场销售等一系列的支持,只要能够达到渠盟要求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标准,甚至可以免除利息。

李泰并不将渠盟当作一个牟利组织去运作,而是作为整合关西诸方乡土资源的一个平台,所做的也都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渠盟在册的织机就达到了五万多架,一架织机岁返百匹,这就是每年五百多万匹绢的现金流,虽然其中七成是要以物货形式返输织户,但也有一百五十多万匹绢的毛利,高敖曹在他这里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不过这么多织户的管理成本和前期投入也非常的高,而且规模起来了折耗也会增加,真正落在渠盟手里的利润其实并没有看起来这么多。而这一项业务最重要的,就是给渠盟每年提供大量的现金流,可以在其他行业进行开拓。

最开始渠盟所扶植投资的工坊并不多,仅仅只是商原并周边区域有限的一些人家想要试水,所接手的还是李泰自家割让出来的一些稳赚不赔的上游加工。

毕竟时流观念仍然还是以耕织为本、工商为末,千匹浮财不如薄田三顷。但使勤劳正经的人家,谁又会举债度日?真要再发生什么饥荒,工坊中那些产品也不当衣食。

不过关西数岁大稔,再加上商原等诸处贸易越来越兴旺,市场上的商品也越来越多,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越来越被衬比的全无性价比。

甚至有的平民小户只凭几架织机勤恳织造,一年下来衣食有余,到了

学入关西

元日大朝很快到来,内外百官又在大行台的带领下前往长安参加朝会。

今年的大朝会较之往年有不同,朝廷官员的比例大大缩减,或者说兼职霸府职事的大大增加。这意味着朝廷被进一步的架空,职能被霸府侵并更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今年的朝臣当中又增加了一位大头目,即就是新任的柱国大将军、大宗伯李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