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314节(第3页)

李泰先派人前往襄阳去通知萧詧自己已经到来的消息,然后才又问起近日汉东地区又有什么新的变故。

“柳仲礼率部东去之后,其治下诸郡县未有外卒入补防事,唯其州人豪宗各以部曲据守其境。仆得令之后即安排游骑斥候南去巡望,行途所见桥津诸处乡卒聚集……”

梁士彦仔细将近来所获取到的汉东情报向李泰汇报一番,事无巨细没有遗漏,末了又说道:“此境梁人官军将士虽然多去,但仍不失防备。其乡徒虽然未为精军,但观其乡序如此严整,恐怕当下还不是进图的良机。”

李泰听到这些情况后也不由得暗叹一声,他来到荆州这一年多时间折腾的动静不小,所造成的影响也并不只局限于荆州一地。首当其冲的襄阳地区就不必多说了,在汉东各地他的威名和事迹也都流传不少。

在李泰到来之前,随陆诸境虽然也都不乏乡土豪强,但这些豪强部曲们主要还是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很少进行军事性质的组织和活动。

但是这一次柳仲礼刚刚率领境中军队离开,豪强部曲们便无缝连接似的接掌了汉东地区的防务,完全没有留下可供利用的漏洞和机会。

由此也可见这些土豪们也是深知“就怕贼惦记”的道理,尽管他还没有付诸行动,但已经把对荆州的警戒级别拉到了最高。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让他一时间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不过总有千日做贼、却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些汉东地区的土豪们终究不是真正的军事武装,一时的警惕防守没什么,却很难长期坚持下来。

或许他们仍然幻想着柳仲礼这个江汉猛男率军东去不久之后便能打爆侯景乱军,然后重新归镇。但这种想法无疑是做梦,别说柳仲礼没能解决侯景,就算是这波被他解决了,他走就容易,再想回来却难。

眼下大戏刚刚开场,对江汉局势的影响还并不算大,随陆豪强们仍自谨守门户也是正常。

李泰此夜便在蔡阳防城休息一番,

宜早立志

尽管李泰知道岳阳王对局势判断并不准确,有点胡思乱想的意思,但也就是因为这些胡思乱想令其变得紧张敏感、疑神疑鬼,对于他们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也怀疑审视起来。

“眼下荆镇驻兵本就不足应变,实在是难能继续向此使用。但大王既然将忧困诉我,我也绝不能视而不见、袖手旁观。甲卒虽然没有,但不知大王是否需要战马?”

李泰想了想之后,便又开口说道。

梁士彦所汇报随陆土豪们于其境中小心布防的情况,也让李泰有感南北隔阂之深,想要全凭战争进行暴力征服,无论是征服成本还是战争消耗都会非常巨大,一个不巧可能还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所以类似岳阳王这种身份高贵的投降派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若能将其妥善利用,可以极大程度的消除南梁土地上民众们的敌意和抵触,大大的降低征服成本、保留区域元气。老爷们都降了,你们这些连三尺葬身之地都没有的黔首们又抵抗什么?

岳阳王这会儿状态明显是有些不对的,就连李泰这样一个对其掏心掏肺的亲密盟友都怀疑试探起来,估计心里都已经想象到了柳仲礼率部归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之擒拿下来解送建康的画面。

抛开别的不说,于此也可见柳仲礼在南朝真是一个挺牛逼的人物,怪不得到了建康就能担任联军盟主。

察觉到萧詧心理压力过于庞大后,李泰便用实际行动给他打打气:你也别再自己吓唬自己,有我撑着呢,咱们这局绝对崩不了!

萧詧听到李泰这么说,果然又是笑逐颜开,继而便说道:“襄阳与江陵之间本就一片平野坦途,若得伯山你良驹助用、组建精骑,我将更加的进退无忧,又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