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301节(第3页)

这一系列的政令实施下来,必然会造成豪强部曲大量流失的情况,或许一年、或许两年。总之只要沔北这里大环境能够保持平稳,农业耕垦持续发展,民户们总会脱离豪强荫庇、重新入籍。

等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便可以发布政令、抄没荒产,凡所在荒三年以上的土地,尽皆没官,用作授田。没有了足够的部曲人口,豪强所拥有的土地必然会被逐步蚕食。

这是接下来几年时间里,李泰给荆州所制定的有关人口和土地的基本政令轨迹。实施起来未必会一帆风顺,毕竟整个天下大势在接下来几年都是剧烈震荡时期,但即便是发生什么波折偏移,李泰也有足够的力量将之重新纳入正轨。

他在直堂这里又跟崔谦一起将接下来的政令脉络梳理一番,以确定具体实施的时机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可当看到崔谦一脸倦容、眼含血丝的模样时,他又不免有些担心:“崔长史要不要休息几日?让府员们各领案事,表兄你总览大概即可。”

“在事人员全都履新未久,事程之内仍欠磨合。一旦发生什么疏漏,难免就要误事极深。”

崔谦闻言后却摇头笑语道,旋即又望着李泰颇有感慨道:“同阿磐你共事之后,我才深知你能拥此盛名确是实至名归。荆州百事荒废之地,你却能够从容料理、化繁为简。我等受事群众看似繁忙,实则都在你规划之内将勤补拙。你能任守此方,是沔北百姓之福,我等受命府下,也是我等之幸啊!”

李泰听到这番赞言后方待谦虚几句,已经担任他帐内都督、一直随行在侧的少年梁睿也忍不住开口附和道:“旧在台府,大行台常言西河公乃是谋国雄才,关西老幼群众罕有能及,告我若能追从得授三分,便不患创功自立。

随行入镇以来,深感大行台所言不虚,使君谋略如渊似海,内外群众俱在掌内,我所见虽然短浅,但却如人仰视穹宇浩瀚!”

听到梁睿语调略显激动的一番话,似乎是已经在心内酝酿许久、终于找到机会倾诉出来,李泰不免有些哑然失笑。

他自知这小子身份颇不寻常,自幼被宇文泰收养户中、待若子侄,安排在自己这里也有继续栽培的意思,当然也免不了是做一个小耳目。

结果这小子跟随自己来到荆州未久,已经一副小迷弟的样子,也让李泰自感他果然是魅力十足,你们要再这么惯着我,那我可真不客气了!

五年之期

正当荆州百姓还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时候,来自华州霸府的使者陆通和长孙俭也抵达了荆州城。

李泰接到信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看错了,陆通几年前便入朝任官、也有代表霸府监视朝廷的意思,等闲不会出使。而长孙俭则是被大行台召回填补苏绰离世后空缺的霸府心腹之一,同样也不会闲的到处游走。

此番大行台却直遣这两员来到荆州,可见大行台对于荆州事情的重视。当然也未必就是重视荆州,关键还是李泰太能折腾了。

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来到荆州城外,见到笑脸相迎的李泰时却顾不上寒暄,陆通翻身下马便板着脸盯住李泰发问道:“大行台着我再问西河公,之前奉表有‘五年可定襄阳、十年即平江陵’之语,究竟是确实有计,亦或者狂言邀宠?”

陆通神情语气全都严肃的不得了,可见绝不是随口一问,也代表着大行台对李泰吹的这个牛逼既期待盼望、又不敢置信的心情。

“在职奏事,唯据实言之,岂敢欺罔主上视听!”

李泰听到这问话后便也正色回答,旋即便又对陆通笑语说道:“绥德公识我非是短年,我几时为了竞艳邀宠便作夸言?五年可定汉沔、十年进图大江,若是所言不成,甘愿领受惩处!”

说话间,他又转望向同行而来的长孙俭说道:“长孙尚书久镇沔北,应知此乡人物积储不俗,若加善用,进图南疆绝非难事。”

长孙俭却并不接他这话茬,而是皱眉说道:“前时行经湍水、淯水诸流,多见劳役用工,请问西河公是作何兴造?”

“秋冬水枯农闲,趁时修浚渠池,以备明年劝耕兴农。”

李泰话音刚落,长孙俭又急不可耐的开口说道:“我知西河公擅长营造建事,但是否也应该体察民力、切忌劳民伤物?荆州籍户尚未足万,经年劳累、岁尾仍不得安……”

长孙俭坐镇荆州数年之久,对于此边情形当然是深有了解。他之前便不怎么认同让李泰出镇荆州,此番出使沿途见到州内多处用役,便不免觉得李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心里便很有几分被黄毛偷家的羞恼屈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