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92节(第3页)
南阳盆地的辉煌史不复多言,而其衰落也是伴随着天下大势的变迁。
具体到南阳盆地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即就是胡亡氐乱时期关中政权的崩溃使得大量雍秦百姓向汉沔流亡,虽然其聚居地大多集中在襄阳地区,但南阳盆地位于其流亡必经之路,社会结构必然也遭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当地宗族百姓也或主动或被动的向南流动。
以京兆韦氏、杜氏、河东柳氏等为代表的寓居襄阳的晚渡士族与汉沔豪强所组成的襄阳武力集团,逐渐取代日渐式微的以北府军为核心的京口武力集团,加入到南朝皇权斗争与改朝换代中来。
南齐张敬儿、南梁曹景宗等南朝名将,全都是乡籍南阳的代表人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自身的军事才能,也在于身后有着一批忠勇的乡党部曲。这些人纷纷离开乡土,或是前往建康朝廷,或是加入到其他地区争斗中去。
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南阳当地民众的大量外流,继而引发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蛮族大进。
江淮、江汉之间的山野中本有许多的蛮人部落分布着,当山外的农耕区社会结构完好、生产和生活秩序井然时,这些蛮人匿于山野,不敢轻易外出。
可当外界秩序崩溃,原有生民流离失所、远走他乡时,这些蛮人的生存空间便也极大的扩张开来。遭受战乱而人物荡无的南阳盆地,自然也就成了蛮人落脚的乐园。
蛮人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并接收了大量汉人流民所遗弃的生产资料,其部众人口自然便也快速发展起来,不只汉沔、两淮,甚至连伊洛之间都出现了大量的蛮人部落。
这些蛮人部落虽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传承与统治政权,但力量也已经不容小觑。其中势力强盛的大部豪酋,所拥部众上万有余,对于地方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便发动南征,在其
重金悬赏
第二天,后路人马也陆续的抵达了穰城附近,李泰便也顺势入城,并将城防诸事全面接手过来。
当穰城内外百姓们见到这么多人马到来的时候,也不由得惊叹于这位新使君势力强大。至于昨日军营中曾与其会的那些荆州属员豪强,顿时便也明白了李泰底气的来源。如果他们坐拥如此庞大势力,当然也要有仇报仇,只怕会比李泰还要更加嚣张!
王思政待在荆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还是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把荆州州城修缮一番,城内各处区域格局也颇为规整,不愧是塔防大师的手笔。
城内空间不小,且在李泰到来之前,泉仲遵便已经命人清空了一片区域,李泰带来的人马可以直接入驻。
昨夜李泰之所以住在城外军营,则是担心此间鱼龙混杂的局势或会发生什么意外,住在城外的话起码跑起来方便。他能派遣部众半路掳人,谁知道会不会有别的老六埋伏在暗处准备偷袭他。
虽然接手了王思政主持修缮的城池,但李泰却并不感激他,因为这家伙走的时候把荆州府库几乎也给扒拉空了。估计当时就算还剩下一些东西,也得被留守者给监守自盗去了。
所以崔谦入城接收盘查诸处府库的时候,各处库余统共装了没有十车,且多是陈麻烂谷的废料。至于仓储收支计簿,则更是记载的乱七八糟,全无条理。
不过李泰对此也并不在意,他此番南来本也不指望荆州有多丰厚的储蓄,携带了数量庞大的钱粮以及充裕的武器,至于其他缺少的物资,可以买也可以借,完全不必担心。
他也并没有下令翻查旧账,只是着员将这些库房打扫干净,用以收放自己运来的钱粮,至于看守当然也要用自己人。
那些州府属员看到他如此处置,心内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并在心里描绘李泰的人物画像,认为这位新使君是一位豪爽强势、做事疏阔且不拘小节之人。
但其实在李泰看来,追究这些前事其实都没有用,只要人和物还在这片土地上,他总能通过别的手段全都搞回来。等到他真正的说一不二,才是开始立规矩的时候。
当荆州城中跟随新使君到来的人马还在忙着安顿并接手各项事务的时候,穰城周边人情却又再起波澜,昨日出迎新使君又先行离开的三名官员,竟然全都失踪、未归所部。
如今的荆州本就因为李泰强龙入境而人情骚然、各种不适应,诸豪强蛮酋惊闻此事后更是紧张不已、诸多猜测。
这当中嫌疑最大的自然是那位新使君,毕竟那三人各自带领数量不等的随从,而且本身就对此境熟悉得很,即便是遭遇匪徒劫掠也能灵活摆脱。如今却不声不响的消失无踪,而且三路人马都是如此,动手的绝对不是一般势力。
虽然他们也不清楚李泰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昨天聚会时李泰表现虽然有些强势、且言及进攻襄阳时显得独断专行,但其他方面却还友好,尤其那豪爽大气的手段让人记忆深刻……
但是除了这位新使君,他们也想不到还有谁的嫌疑更大。乡人们龃龉矛盾是有,但这直接不声不响的将人掳走也不是他们惯用的乡斗手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