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291节(第2页)

李泰虽然还未正式起行,但他将要出任荆州刺史的消息却已经沿着丹水快速向南传播,并在敌境中都产生了一些影响。

在汉水南岸的襄阳城外往河堤去的道路上,一名中年儒士骑着一头灰色的毛驴、前后各自跟随着一名仆从,随在行人队伍当中往河堤方向行去。

汉水南岸漫长的河堤上,正有许多的役夫兵卒们正在忙碌的疏通河道、修建栅栏水寨,气氛显得有些紧张。而一些津渡码头也都关闭,不准民众们再渡河北去,因此许多有此需求的民众便被阻拦在河堤外。

那儒士骑驴抵达此间后,见到这一幕也有些好奇,当即便让一名随从入前询问究竟。但很快前方道路上冲出一群甲卒,挥舞着棍杖驱赶那些驻足在此的民众。

中年人受到人群推搡排挤,跌跌撞撞的倒在了道旁,而其仆从手忙脚乱的拉着受惊的灰驴赶过来时,此间人群早已经逃散一空,这才忙不迭入前搀扶已经沾染了一身泥土的郎主。

“仁略兄,怎么如此狼狈?”

一驾青布幔牛车行过此间,车上乘客见到道旁主仆便让人将车停下来,望着中年人询问道。

“唉,受人推搡、跌入泥沼,让蔡参军见笑了。”

中年人名为李仁略,乃是寄居襄阳的一名北地士人,而牛车上下来的乘客则名蔡大宝,乃是此间雍州刺史、岳阳王府下谘议参军。

蔡大宝倒是不嫌弃李仁略一身的泥污,派人从车上取下一件自己备用的氅衣递给李仁略,然后便又邀请对方同乘牛车归城,并在车上对李仁略说道:“仁略兄今日倒也不需再来码头访问北乡来客了,侯景叛后,西人王思政进据河南,凡东朝河北来客皆被阻在外。仁略兄你想知乡信,怕要再等上一段时间了。”

李仁略听到这话后顿时便也长叹一声:“唉,天下征事,不知几时能休!是了,我见江堤一线紧张布防,请问蔡参军,莫非襄阳此间也将有兵事滋扰?”

这一次换成蔡大宝长吁短叹了:“唉,眼下兵事倒也未有,但也可能不远了。北境西人荆州又更换一位新人坐镇,这一新人可不寻常,便是之前仁略兄你多有访问的贼将李伯山。

此獠乃是虏廷新锐,凶焰滋长,前寇东虏晋阳宫,又攻重镇河阳,无一不是强猛事迹。如今西虏将之派驻荆州,用意想必非善,今且修缮一下江防,也是有备无患。”

“李、李伯山他竟出任荆州刺史?他岁龄仍短,竟用大镇……西面宇文丞相如何放心使任少年?蔡参军,莫非岳阳王竟有起衅欺少之心?妄起边衅,这可是……”

李仁略听到蔡大宝此言,顿时便瞪大眼,一副难以置信又忧心不已的模样。

荆州乱局

出华州、渡渭水,南去商洛,再经丹水而下过武关,便行出秦岭山脉,即将进入南阳盆地的范围。

丹水沿南阳盆地西线边缘向下流淌,队伍行入此间便需向东而去、渡过丹水之流的均水,便进入了南阳盆地的腹心地区。

均水河道上并没有固定的桥梁可供同行,想要过河唯仰舟楫。李泰所部人马甲兵、工匠、士伍丁役等等,足足达到一万五千余众,再加上庞大的辎重后勤队伍,想要尽数过河显然并非艘渡船即可。

早在将要抵达武关的时候,李泰便着员快马先行一步,通知当地州郡长官准备迎接大军事宜。队伍行出武关古道所进入的

有功必赏

李泰势位渐高,已经有挺长的时间没有被人当面挑衅了,乍一听到此人颇有不善的与其言辞,一时间还感觉有些新鲜。可当他视线一转循声望去,心中些许霸总情怀顿时便荡然无存。

他并没有搭理这名蛮酋,而是又将视线转望回泉仲遵身上,观其神情有些惊慌局促,看起来不像是约定好要给自己什么红脸白脸的下马威,估计只是单纯的约束不住桀骜下属。

“泉将军不必多礼,我今入州也是承你前功,御敌于外、保全疆土,可谓壮哉!”

他也翻身下马,微笑着走向泉仲遵。

泉仲遵见李泰并未计较那蛮酋声言,心内也松了一口气,旋即便向身后群众介绍道:“这一位雄姿醒目、超越寻常的英俊郎君,便是西河公李使君!

李使君乃是国之壮士,前有攻破晋阳、勇夺河阳等大功,皇命嘉奖、国中自大行台宇文丞相以下,不无对李使君礼遇有加!除了征讨东贼,李使君还善治胡荒,国中北州本是秩序不存的荒土,李使君赴镇短年,诸州都人事有序、气象可观!”

伴随着泉仲遵的杰少声,这些荆州文武属众们也都纷纷上前见礼,只是这份恭敬多少有些流于表面,甚至还有人眼神肆无忌惮的直盯着李泰上下打量,完全不像是一个面对上司时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