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73节(第1页)
若是明刀明枪、堂堂正正的阵列交战,薛孤延自无所惧,任何艰险阵仗都敢冲上一冲。
可是这一路西贼实在太过狡猾,诸多手段全都不依常规,且往往都是单凭武勇无法解决的,便不免让薛孤延倍感无所适从。
所以尽管常识看来,他也想不到敌军还有什么方法能对关城造成威胁,但也不敢过于托大,当即便着员向北城回报敌情,以免再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时,仓皇间凭其一己之力难于应对。
河桥南面,李泰自后方军阵中越众而出,行至前阵看到两名甲卒直被一支劲弩洞穿身躯,另有一人膝盖都被矢锋穿碎,直接倒地昏厥不醒,眉眼间也是悲色流露,沉声说道:“伤亡卒员且先运至后方,准备进攻!”
他之前便从南城缴获百十架床弩,当构思继续进攻时自然不会忽略这一大杀器,但也只能尽量降低床弩的危害,但却不能完全杜绝。
战场上就是这样残忍,生死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而且是全凭运气。
此间将士们除了韩雄并其麾下卒员,余者都是追随他很长时间的家兵部曲,哪怕是追从时间最短的陇右健儿们也有晋阳之战来培养默契,早就习惯了对李泰命令的绝对服从。
哪怕是面对这种敌强我弱、易守难攻的情形,当李泰决定向河桥北面发起进攻时,这些人对此也都全无质疑,根本就不需要热血煽动的晓以大义。
越是如此,李泰便越有责任带领将士们创造更大的辉煌战绩,并且尽可能的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当然这过程中必然牺牲难免,那就让每一份牺牲都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前方沙车因为拉车的牲畜倒毙而搁置在桥面上,将士们也并未上前清除、继续前进,而是就在此段河桥位置上停留下来,将后方输送过来的木料在桥面上进行组装,不断的进行调整,敲敲打打的声音在夜色下传出极远。
河阳关前,薛孤延眼见敌军未再向前进击,反而桥面上不断的传来敲敲打打之声,心中也充满疑窦,甚至暗暗猜想敌军莫非是打算在临近河阳关的河桥上建造一座临时的营寨堡垒、以便于继续向河阳关发起进攻?
虽然这猜想有些荒谬,但想到那贼将各种诡计层出不穷,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在这等待的过程中,薛孤延又着令城头床弩向贼军射击几轮,但效果却连
所向披靡
砰!砰!砰!
巨大的轰击声每隔一段时间就响起,夜幕笼罩下虽然不能细致的观察每一枚砲石的威力,但敌方那高大的关楼陆续被砲石轰砸坍塌、轮廓越来越小,却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
“且慢,调整一下砲杆,往这配重箱里再加一层沙子。”
等到之前预备的三十多个形状尚算规正的石弹在这大半个时辰里被发射一空后,李泰也并没有急着派人上前查探敌人关防已经被摧残成了什么样子,等到一发石弹发射完毕后,他便着令将两架石砲稍作调整。
这两架投石机,便是李泰藏了很久的战争重器回回砲,但在这个位面中,估计得要命名为河阳砲了。
回回砲名气极大,似乎只要一砲祭出便攻无不克,在一般人概念里,当中必然蕴藏着什么了不起的黑科技。但是跟传统的人力投石机相比,回回砲的原理相同,只不过是将其动力的来源从人力拉拽改为了配重物的自身重力下沉。
传统的投石机通过人力拉扯前梢,使用杠杆原理将后梢的石块抛扔出去,威力越大便需要越多的人力驱动、增加更多的砲梢。其威力上限并不高,因为物理空间的限制,一座投石机并不能无上限的增加操作员,而且人力驱动还要面对一个发力不一致的问题。
回回砲是一种配重投石机,通过前端配重物的自然下沉来发出砲弹,理论上来说是没有威力上限的,毕竟只需要一个支点和杠杆,地球都能被撬动起来。
很多冷兵器战争史上重要的器械改进,其实未必全都蕴藏着多么高深的科技,比如马镫的出现更多还是属于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