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52节(第4页)
后军前所选任诸将,也算是经过一番权衡挑选、觉得比较适合的阵容,中军军府也算是决定方之一,结果李泰一言不合便赶走大半,老实说是有点不给面子。
不过了解原委后,李弼自知这件事错不在李泰,同时还亲耳听到大行台让其全权处理,也犯不上在这种事情上纠缠掰饬,只是吩咐府员将中军收存的内外诸将籍名履历取来让李泰挑选一番,之后再做面试。
李泰见李弼还算配合,于是便也不客气的开口说道:“卑职前共武安公李显庆相守共事于北州,经历诸事默契不浅,观其今在府中就事,未知太尉肯否割爱?”
李弼听到这话后,神情未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微微颔首说道:“武安公的确是一名精干事员,府中事务也仰之诸多。但伯山你既然已经提名作问,我倒不会留难,但却还是需要兼采武安公心意如何啊。”
听到李弼这回答,李泰不由得又是一乐,看来李穆这家伙在中军军府也不算受欢迎啊。想想倒也正常,这家伙作为大行台铁杆心腹,本身却又不以处理政务著称,被安排在中军军府多少是有点担当耳目的作用。
虽然李弼跟大行台既是姻亲,又是事业上的好伙伴,但有机会把这耳目送走的话,当然也不会感到什么失望。
但李泰挖走一个耳目,却又给李弼送来一个更加铁瓷的耳目,当他推荐宇文护到中军军府任职的时候,李弼的脸色明显不向刚才那么轻松,也不像放李穆走时那么好说话,沉吟片刻后才又说道:“中山公才力我是信得过,但今诸军备战、戎机繁多,仓促就事恐怕会乱中出错,主上没有作此任命,想来也是存意回护……”
“言虽如此,但今贼势渐穷,有志之士人皆争进,中山公生此门户之内,又岂会是闲坐之人?若非今次中山公因受后军几将蛊惑而妨我军法,实在不便再留府中,我也不愿荐之别处。
中山公才性敏达,经此一事想必也有悔悟,日后行事必然更加的谨慎自守,恳请太尉能给以机会。主上必然也乐见中山公能够从事太尉,经事见益。”
李泰自知宇文护这家伙让人接受怕都不会开心,便又向李弼点明一下如今接手宇文护还算是个好机会,其人新被打击一番,声势威望必然都有缩减,做派自然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张扬。
李弼听到李泰这么说,便又思忖一番,这才缓缓点了点头,他想要身边清静显然是不可能的,被李泰敲打一番又扫地出门而志气正沮的宇文护倒也不算是个刺头。
人才济济
李泰这么关心宇文护的工作问题,当然不是因为心存内疚想要补偿,关键还是得给老大宇文泰一个面子。
宇文泰虽说这件事全权交由他处理,但他也不能真的就把宇文泰的意图当作放屁。
宇文护这家伙留不留在后军军府还在其次,关键是他借题发挥都告状到宇文泰面前,当然就是为的将那些督将扫地出门后换自己的人入府,就算不把后军搞成自己的李家军,起码也得立上一个山头啊。
但后军作为霸府中军一部,自然不比州郡乡团和边镇防戍武装,也并非李泰自己从无到有发展出来的武装力量,想要公然安插自己的亲信,程序上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他这里要是不由分说的把宇文护和其他督将都扫地出门,再想安插自己部曲入府怕是很难,毕竟完全违逆了老大的心意还想过得舒坦,那可真是不把宇文泰放在眼中了。
所以给宇文护安排一个较之后军更好也更合适的去处,也谈不上违背宇文泰的意愿,李泰也是为的安插自己亲信时能够顺利一些。
如今的他说句不太轻狂的话,也已经属于勉强能够上桌下棋的层次,够资格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和利益置换。
擅离职守去宇文护家参加宴会的督将有十多个,李泰也并不打算全都据为己有,但六七个是能随便安排的。至于其他的位置,即便不选择自家部曲,肯定也得挑选诸如李穆之流同自己关系比较亲近、同时又得到大行台信任之人。
中军军府提供了近百份的将领籍册,李泰一时间也难完全翻阅完毕,也不好一直待在这里打扰别人公事,于是便先约定一个彼此适合的时间再来挑选,然后便准备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