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26节(第2页)
晋阳霸府之所以要选募胡人武装,应该用来应对一些突发的意外变故,这也显示出晋阳留守兵力应该不够充足。而这意外的变故,极有可能便是李泰所部人马入境后已经搞出了极大的动静。
意识到这些后,李允信心情更加的激动,并又陆续派出小分队入前接受检阅,也都成功入选。
可就在这时候,通往校场的道路却被放下了木栅,并且有军官宣告选募已经结束,其他未入选者可以各自散去了。
李允信看到这一幕,顿时傻了眼,他人马大部分都已经潜入了过去,没想到轮到自己时却被排除在外。情急之下,他也顾不得危险,直接越众而出,向着栅门内的东军将士呼喊道:“某等勇力充沛,皆愿为高王效忠杀贼,将军为何将众壮义之士排除营外?”
那名负责选募的胡将自然懒得解释,闻言后便不耐烦的摆手勒令兵卒将之驱赶。
但正在这时候,校场另一侧却有一名中年将领策马驰行而来,上下打量李允信两眼而后饶有兴致道:“听壮士口音,似是陇右儿郎?认不认得我?”
李允信听这人口气不小,而且发声也是陇右乡音,但再作打量也想不出对方究竟是谁,只能无奈摇头。
那中年人见状后便叹息一声,继而便说道:“某名骆超,亦秦陇人士,离乡年久,再见乡里少壮却不能识……罢了,于此远乡得逢乡人总是一桩缘分,你既然如此报效心热,便且引部曲于我帐下听使吧。”
狭路相逢
李泰攻战左国城虽然没有经历什么艰难的战斗,可是当这消息经由刘阿七所部在离石地区传播开后,所引起的反响却是非常的热烈,众多稽胡群众向此蜂拥而来。
与此同时,韩果在区域内搜寻并招聚分散开的稽胡群众的事情也进行的卓有成效。而且随着所聚集的人马越来越多,这效果也是成指数性的增长,当两方人马汇合于左国城时,所聚结的稽胡群众远远超过了万数。
人数过万、无边无沿,李泰此行本就没有什么文吏随行、无从编整部伍,且这些散落各方的稽胡内部族属关系也已经被破坏殆尽,具体数量究竟多少,也实在难以数算。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破坏力是非常惊人的。李泰之前来攻左国城时沿途所见那些坞壁,他都无暇去做触碰,可当这漫山遍野的稽胡族群涌来时,那些坞壁顿时被人潮淹没餐食。
左国城早已经荒废年久,除了在稽胡群体中有些精神上的号召力之外,便再没有了其他的价值。若将大部人马长期聚集在此,马上吃饭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所以接下来是要赶紧给这些群众选择一个攻掠目标,既可以让他们发泄被东朝残杀迫害数年之久的仇恨与戾气,又能获取到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生存问题。
要满足这两点,离石地区显然是不可以的,必须得翻过吕梁山到对面去。
可供选择的路线也有两个,
山谷激战
众胡商武装们在离开秀容城后,才发现此行目的地并非晋阳那花花世界,而是南面崎岖荒凉的山野,心中自是颇为惊疑。
但后面就跟着数千精勇强悍的晋阳兵,心中纵有什么不满的想法,他们也不敢流露出来,只能依从命令,乖乖向南而行。
当他们见到对面疑似对手的一方人数远远少于己方的时候,心中的忧惧顿时消散一空,言行渐渐恣意起来,且不断的做出各种挑衅的动作,心中开始幻想结束这场战斗后便可转赴晋阳领取奖赏,但却浑然不觉周遭的同伴神情反应都有些异常。
各路人马眼见敌方势弱,便都骚动起来。但身处队伍左后方的骆超却下令他所部人马放慢步伐并向他靠拢,并小声嘀咕道:“这支人马人众虽然不多,阵伍却并不散漫,绝非离石胡众能有的气势。
既非晋阳人马,想必应是西朝北州精锐,绝不是这些商团的乌合之众能够攻杀战胜的。你等都要小心一些,不要贸然上前浪战!”
身在其部伍中的李允信闻言后便凑近过来,皱眉作态不解道:“将军,西军精锐真的那么强悍可畏?但他们不是几年前还输给高王大军?更何况才只这些员众,咱们却有上万的人马呢!”
骆超对这操着亲切乡音同时又颇精壮悍勇的小老乡也颇关照,闻言后便叹息道:“你也知能胜西军的是高王大军,同眼前这些乌合之众有何干系。
交战在即,也不妨跟你们这些贪功忘命的儿郎们交一个底,这几千杂众本就是用以消磨敌军士力,真正的杀招还是后路的秀容郡兵。你们强要上前也只是送死,即便侥幸活下来,怕也不会有什么奖赏!
晋阳府库虽然充盈,但却也不会豪施给你们这些外人。老子又岂是俗类?旧年也曾是广据秦陇的一方豪杰,入此后却经年闲置,这些六州镇奴们最是霸槽护食,外人若想于此出头,实在难如登天!”
讲到这里,骆超那已经颇见沧桑风霜的脸庞上已是满满的怀才不遇的幽愤,他弱冠之年便已经雄踞一方,几番波折跳反都能顺应潮流,权势地位也都水涨船高,自认为也算是一个乱世枭雄。
结果在归降东朝后他却一连坐了多年冷板凳,始终被排斥在军政要位之外,堂堂的一个统军大都督,居然被发配到马陵戍担任一名戍主,与他而言简直就是一个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