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13节(第3页)
“何出此言?”
宇文泰见状后便也皱起了眉头,放下手中杯箸,指着李泰疾声道:“速速道来!”
“臣私心暗计,远不如前所奏对所言那般正直无私!臣此行赴陇,有赖彼乡乡义亲近拥从,资助人马甲械以奉卫大义。臣却私心作祟,意欲将此公义纳作私己,以为谋功立勋之资……”
李泰一脸沉痛的说道:“之前只道此番私心亦属寻常,但在主上推心及我、门阁以授,才深感心迹未足坦诚,有愧重恩,恳请主上恕罪!”
“我道是什么违法乱纪的恶行,原来只是这样一桩小事。彼乡群众愿意受你招募而结成阵伍,这是伯山你自己威信悦服群众所致,将此阵伍置你麾下也是理所当然。若连这都成了一桩难以释怀的罪过,那么国中凡所勋功在身者又有几人无罪?”
宇文泰听到李泰这么说,神情才又舒展开来,指着他便笑语安抚道。
关中大小军头林立,部曲私兵乃是合规合情、司空见惯的存在,若是没有反而才不寻常。只要不是太明显要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情况,于此苛责太深反而会让群众侧目。
若非李泰这三千人马过于可观又比较敏感,宇文泰倒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想要下手收编。毕竟偷家未遂一事尚未过去,而今又在人多眼杂的大阅现场,就算他有这样想法,也得在大阅之后再逐步实施。
李泰却仍是一脸沉重、不肯释怀,只是叩首道:“于旁人而言,或是理所当然。但臣荷恩之重,近年之内不作
姑臧县侯
宇文泰这个老大虽然多数时候不讲究,可真讲究起来的时候也是挺给力。
当彼此心结解开之后,李泰便又再次享受到了大行台无微不至的关怀,帐内留餐那都是最基本的。
等到夜深时分,李泰起身告退时,宇文泰更又起身亲自将之送出帐外,看到满天星斗、夜风扑面而来,连忙让侍者取来自己的氅衣风帽为李泰穿戴上身,然后才又喝令帐内亲信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将李开府送回宿营。
这一份优待到了第二天仍然不算完,黎明时李泰还没有起床,来自中军大帐的台府谒者便已经步履匆匆的入营,送来许多时鲜食材并特意说明乃是大行台赐给李开府饮食防暑解腻。
李泰这里还没吃完大行台特意着员送来的早餐,又有台府属臣入营前来通知他所部人马准备参加今天的大阅。
李泰收到这一消息后,虽然心里明白宇文泰是按捺不住想检阅一下这一支人马究竟成色如何,但也同样很高兴。
一个军头威望高不高,除了功劳大小,就是看部下精勇与否,他所部人马迟迟都没有被安排进大阅中去,明显感觉到大家都不如之前对他那么尊重了,怕是心里都在暗自讥笑他所部人马乃是样子货。
李泰在国中也并非全无对手,赵贵这个老冤家还刚刚升任了军法官,也不知大行台是咋想的,图这老东西战场上跑得快吗?
所以适当的时候展示一下武力对李泰而言也是有益无害,能够震慑住一些潜在的恶意,并且还能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诸如梁士彦这样的关陇子弟们向他靠拢。
当他将部将兵长们召集起来,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他们之后,众人也都振奋起来,各自摩拳擦掌,纷纷表态一定要在大阅中得有出众表现!
对于这些陇右子弟们的素质,李泰自是很放心的,如今的他也不再是一窍不通的萌新,行伍事情日渐精熟。
这些将士们成军之前便各自都有不俗的弓马技艺底子,从陇右到关中一路行来也进行了充分的磨合,之前在咸阳大营中同其他部伍小试牛刀的较量几场,表现也都非常出色。只要能被安排登场,必然是能惊艳群众。
午后时分,早已经准备妥当、在大阅校场外待命多时的李泰部伍们伴随着激昂的鼓角声策马队列行入校场中,随着这一支骑兵队伍入场,校场周边的气氛顿时也都变得热烈起来。
在鼓角旗令的不断变幻下,校场上这一支骑兵队伍依次将骑兵的进退阵列、离合变化与驰行抄掠等等军阵模式全都演练一遍,当中还穿插着骑射刀槊等等各种军技的演练。
整场演练进行了小半个时辰,周遭看客们却观看的如痴如醉、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一直眼见到大队人马从校场另一侧退出后,才各自发出意犹未尽的喝彩声。
众将士们虽然信心满满,但也鲜有经历如此庄重盛大的场合,绷紧了心弦努力完成各种演练任务,一直等到退下场来听到身后雷鸣一般的喝彩声,才总算是确定这一次的演练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