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挽歌女主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帝业 第201节(第1页)

虽然李泰的反应又回到了昙静法师的预判中,但谈话却是进行不下去了,那住持僧被骂个狗血淋头,惶恐有加的告辞离去。

等到下午时分,那昙静法师又亲自到来,先向李泰道歉,然后便又开始询问事情是否有折衷之处,光明寺可以先期垫付一部分投入把事情搞起来,但李泰需要进行一些抵押。

李泰听到这里,也大约明白了他们的想法,是把心思打在他那批骆驼以及骆驼所代表的通商权上面。并且通过垫资哄骗自己入局,等到事情炒热起来,他可就骑虎难下了。

这一次李泰倒没有直接拒绝,他当然不怕二次抵押,反正最后还得是自己的。

但见这和尚如此急于促成此事,便也老实不客气的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大规模的削减盂兰盆会的规模,他才懒得供奉十方僧徒吃吃喝喝,虽然不是自己花钱,但这需要筹备的饮食物料却不符合自己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观佛像礼的规模,并点名需要铸造金银佛像并礼佛器物诸类。如此一来,光明寺就需要准备许多金银等贵金属和宝石颜料等等物料。

这些东西虽然不当吃喝,但在时间有限、运力有限的情况下,才是同比价值最高的物品。

神通广大

昙静法师能够幸免于当年河洛之间那一连串的祸事,来到陇右后又混的风生水起,自然不是一般人物。也就是职业限制了他的发挥,否则未必就比北镇军头们混的差劲。

他自然不会被李泰牵着鼻子走,心中自有主见,当察觉到实际的情况有别于自己的预判后,当即便冷静下来,不再显露的态度过于急切,只是表示这件事仍需商榷权衡一番,并没有,即刻便可展开佛礼的筹备。

这一要求当然是为了将人事完全捆绑起来,有了李泰亲笔的文章背书,他们便可以展开各项造势,排除掉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并且通过群众的关注将李泰架的没有退路。

李泰还要给长安的部曲人马争取一定时间,这一来一回起码也得旬日光景,再加上要抄什么雄赋壮篇也需要一定的构思时间,索性便没有答应这老僧。

但这在昙静法师看来,则就是有恃无恐、态度冷淡了,于是便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切断李泰的退路,让他没有其他选择。

这一天,众光明寺僧徒们集结起来,组成一支游佛像队伍,抬着一座刚刚铸成、铜锡鎏金的大目连尊者法相,并寺主昙静法师浩浩荡荡的沿着渭水南岸向州城而去。

如此盛大的出行队伍,自然引得群众关注。特别昙静法师这样的大德高僧,若非邑内资深的供养人,寻常信众几乎都难以见到,今日竟然亲自主持游佛像礼,那就更引得群众追随不舍了。

等队伍来到州城外时,先是绕着州城走了数圈,吸引了城内城外无数群众的目光,昙静法师才勒令僧众们直往城中州府而去。

州府中,李泰早得到下属的奏告,站在府门前望着昙静法师一行招摇过市的一路行来,心中自是乐开了花,脸上却要摆出有些无奈的神情。

“使君前日入寺访问之事,老僧未敢懈怠。连日来勤于祈祷,终于在目连尊者法相铸成之日得所启迪,为使君寻找到遍寻不得的恩公后嗣。”

说话间,昙静法师向身后一招手,自有僧徒将一个洗浴干净、衣袍整洁但却黝黑瘦弱的少年从队伍中领出来,直接引到了李泰面前。

“你名阎正?阎信阎明府孙息?”

李泰看到这个少年,一时间也是有些好奇,便指着少年询问道,同在州府的阎怀德则冲上前,拉着少年不无激动道:“不错、不错,这正是我那苦命侄儿!”

围观群众自是不知李泰一家同阎氏之间的渊源,但老僧带来的光明寺僧众们却尽心尽力的向群众宣扬李泰如何的知恩图报、求告法师,并在法师的帮助之下寻访到了恩人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