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62节(第3页)
跟一些暴虐不恤的胡人统帅大将相比,一些汉人豪强们自然更乐得追从李泰这样的人选。无论是作战时的任务分配与调度,还是日常的操练给养等等,跟随一个好的将主无疑是能享有更大的便利。
李泰身兼数职,在台府中军政事务都有涉猎,甲杖给养自有筹措的渠道,而且本身又深得大行台的看重,能力上又率领自家新成之军壮胜赵贵麾下老卒,这样的主将简直就是无可挑剔,让人忍不住的想要追随。
面对群众们如此热情表态,李泰自然也都笑脸以对,但很可惜他现在的职位资历都不允许他再接纳统摄更多的部属,也只能将这些善意表达且记心里。
今年这场大阅,各种因素的促使下,李泰总算是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平时跟随大行台仪驾出入、耀武扬威,没事的时候亲兵拱卫出入诸营、众将皆是笑脸相迎,走到哪里没有敢不给面子的。
如果不是因为本身还有着更加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李泰怕是得觉得这场大阅就这么永远举行下去也没什么不好。
当然,不管他怎么觉得,现实也不会就此停滞不前。正当他在白水塬上耀武扬威时,一道紧急的军令从李穆镇守的东夏州发往白水:东夏州境内沿河地带突然出现大股稽胡部伍,直向东夏州州城广武城而来并将要南下寇掠黑水防城。
得知自己都快要被偷家了,李泰自然没有心情继续在白水塬上显摆,当即便向大行台请命出战、驰援陕北。
宇文泰对此自是点头应允,并在得知贼势雄大后在李泰原本部曲的基础上增派两千多名六军精锐,交由李泰一并统率奔赴北州。
敌情严峻
冬日的北州天寒地冻,朔风呼啸南来,迎风北进,洛水肉眼可见从最初的散碎浮冰到被冰雪彻底封冻住河面。
午前时分,阳光尚算明媚,洒下的热量虽也微薄,但人在厚厚袍服裘衣的包裹下于马背上起伏颠簸,倒也不觉得风冷难耐,反倒生出几分燥意。
但当时间到了中午,风中便添了一丝shi冷,沿着袍服缝隙直往人身体里钻。有经验的老卒便提醒午后可能要落雪,众骑士们纷纷下马,于河畔寻一背风处,造炊生火、先让人马填饱肚子,然后便取出携带的面脂油膏,涂抹在头脸手颈上,就连坐骑马首都被抹了一层厚厚的油膏。
再上路时,风中已经夹杂着一些微小的冰粒,吹打在身上噼啪作响,很快冰粒就扩大为成片的雪花,就连视野都受到了阻挠。
但吃饱喝足继续上路的骑士们并未因此驻足,而是向着即定的目标方位继续前行。在这样的天气下如果露宿寒野,人马都将快速失温,如果再没有充足的给养与妥帖的安置,哪怕再精锐的人马都有可能被这寻常的风雪天给打倒。
雪越下越大,从午后到傍晚,天地间已经是白皑皑一片。洛水沿岸的城邑坞壁上方也都各自烟气升腾,风雪逆旅的行人们望见这一幕,虽然感受不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但心中也是略得慰藉。
往年北州局面并不安稳,尤其到了秋冬时节,贼寇盗匪出没不定,成群结度的稽胡更如蝗虫一般在郊野扫荡,因此在洛水这样明显的地理标识地带鲜少会有大量人烟聚居。
但从去年开始,洛水两岸显而易见的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村邑坞壁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今年入冬之后,这些聚居点的规模更是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对普通民众而言,乱世之中什么最珍贵?是安全感!
随着三防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并对区域内的稽胡势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打击,散落各方的民众们也是闻风而动,向着已经变得非常安全的洛水流域迁徙落脚。
李泰并不兼领地方官职,因此也不清楚过去这一年整个洛水中段流域生民迁徙与扩户的具体情况,但今年一路北行,同样是在这风雪满途的酷寒天气中,沿途所见较之去年满眼的萧条荒芜已经是大不相同,心中也不由得生出满满的成就感。
他虽然没有大舜那样出众的德行可以吸引民众主动前来投靠,但也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凭着手中的弓刀,实实在在的扩展了时下人的生存空间。
之前陕北尚是一片荒凉地界,只凭着脑海中所想象勾勒的蓝图,他便义无反顾的率部投身此中。而今道途所见村邑炊烟袅袅,则应更知战鼓为谁而鸣,风雪胡膻何足畏惧,自有勇力埋葬一切来犯之敌!
北行数日之后,李泰率领千余名前锋队伍抵达了洛川防。
跟李泰年中南行相比,如今的洛川防规模更加宏大。
防城本身倒是没有扩建多少,但围绕在防城周边的聚居地却扩大了将近倍余,沿着洛川防城和洛水河岸向南北与东面延伸出几十里的区域,凡所洛川防戍所覆盖的区域,几乎都填满了毡帐与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