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一次见面(第3页)
这确实是一个下马威。
他们在用这种无形的方式告诉沈风。
看。
这才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方式,这才是驱动世界的力量,你那个搞修修补补的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
沈风脸上不动声色,与众人一一握手寒暄,然后被安排在了李哲楷的对面。
宴席开始,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的投资机会展开。
李哲楷和那些投行家们全程用英语交流,各种专业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经济模型层出不穷。
他们谈论量化宽松,资本利得税,如何撬动杠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
沈风从头到尾安静地吃菜,微笑聆听,像是一个局外人。
不知过了多久,方世勋把话题引到了沈风身上。
“沈书记,”
他笑着说:“我们刚才听哲楷市长介绍了一下沪海的金融创新计划,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听说沈书记在北川的城市改造也很有魄力,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沈风身上。
李哲楷也放下了刀叉,拿起餐巾擦了擦嘴,微笑看着沈风。
眼神像是在说:来,请开始你的表演。
沈风放下筷子,看着众人,笑了笑,缓缓开口:
“方董过奖了。”
“北川只是一个内陆小城,底子薄,玩不了太高端的金融游戏。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底好好守住,再想办法让它给老百姓带来点实惠。”
“路子可能笨了点,但走得踏实。”
他这番话,说得质朴谦虚,却像一记软钉子让方世勋准备好的一堆话都堵在了嗓子眼。
“沈书记太谦虚了。”
李哲楷笑着接过了话头,他换回了中文,但语气里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却丝毫未减。
“我个人非常敬佩沈书记。”
“但是,有时候不能太‘感性’。情怀不能当饭吃,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持续地吸引资本,创造财富,那它最终会变成一座海市蜃楼。”
他拿起红酒杯,遥遥向沈风致意。
“时代的车轮是不会因为几块有历史的砖头就停下来的。我们如果不主动拥抱资本就会被资本抛弃。”
“沈书记,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