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第1页)
谢云舟笑了一声:“什么新闻?”“小霞,小霞包养了一个比她小7岁的小美男。”谢云舟正在冯裕安家里喝茶呢,闻言差点被呛到。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后回道:“小舅不生气吗?”“生气也没办法,孩子都四五个月了。小霞说她不结婚,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谢云舟笑起来:“小赵老板与众不同。”顾小曼神神秘秘道:“那小子长得真好看,跟我哥十八九岁的时候比起来不相伯仲。”谢云舟不高兴道:“顾院长,你跑题了。”顾小曼嘿嘿笑:“小霞像太后娘娘一样,那小子把她伺候的可好了。”谢云舟嗯一声:“我知道了。”“你吃饭了没啊?”“刚吃完,正在裕安家里喝茶。”“梨子呢,哥哥姐姐可想她了。”“已经睡了。”“那我也要睡了,拜拜。”说完,她挂了电话,钻进被窝睡觉。谢云舟平静地把电话收进口袋里,继续跟冯裕安说工作。等到周末,谢厂长火速赶来庐州,当场观摩了一个小时小光伺候女大王的行为,把小光吓得手脚都没地方放。谢厂长回到隔壁后把门一关,开始如法炮制。顾小曼要笑死了:“谢厂长,你别学了。人家19岁的小伙子,如花似玉,你三十岁的中年汉子。”谢云舟等孩子们睡着后开始卖力干活:“19岁的小男人不中用,时间短!还是我们中年汉子更懂富婆的心。”顾小曼差点笑出声:“谢厂长19岁的时候肯定很厉害,可惜我没尝到。我好后悔啊,我应该在你十八九岁的时候把你吃了。”谢云舟低头咬他一口:“我那时候天天晚上想你,想的睡不着。有时候做梦梦到你……”剩下的他有些说不出口,梦里只要抱一下他就不行了,时间超级短。顾小曼笑着拧他一下:“不要脸,我那时候还没成年呢!”15-软饭男许腊梅生孩子那天,顾景华全程守在医院,跟赵国栋一样着急。等听到母女平安,二人一起松了口气。顾景华看赵国栋有点虚弱,伸手扶住他:“国栋。”赵国栋勉强扯了扯嘴角:“景华,你放心,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到的。”顾景华家的儿子已经出生了,到现在还是黑户,他悄悄租了个隐秘的地方把母子两个藏了起来,把孩子姥姥请过来,又请了个保姆看着。看在钱的份上,孩子姥姥闭嘴了。主要是不敢不闭嘴。顾景华当初好好跟他们商量,他们叽叽歪歪的,要了一大笔钱后还嫌东嫌西。顾景华急了,把刀往他们脚下一扔:“现在把我杀了,你女儿就自由了!”丈母娘见识到了他的狼性,从此不敢再啰嗦。等慢慢知道顾景华的靠山和财力,丈母娘的心跟热炭一样,鼓动着女儿赶紧跟女婿领结婚证,还说孩子不要挂别人家,挂孩子亲舅舅家。顾景华不需要啰嗦,一个眼神过去,丈母娘立刻闭嘴。顾景华家的孩子出生半个月,许腊梅终于生了,生了个女孩。顾景华家的是男孩,正好凑个龙凤胎。啊不对,是三胞胎,还有小霞的孩子呢。赵玉发都要愁死了,这三胞胎户口咋上啊,老三还差半年才能出生呢。顾景华听说小霞的事情后非常开心,并主动向赵玉发表示,如果赵家不知道怎么对外声称这个孩子的来历,他愿意背这个锅。就说他有两个孩子,都挂在赵国栋名下,反正外人又不知道真假。瞌睡遇到枕头,赵玉发真心动了。赵国栋按住了老父亲,别听顾景华瞎胡扯,到时候人家还以为妹妹跟顾景华有什么关系。顾景华不管那么多,反正他意思表达过了,也给了一大笔钱,就等赵家一起回龙湖镇给孩子们上户口。赵家人商议了一个晚上,把顾小曼也叫了过去,最后一致决定,孩子们暂时不上户口,等小霞生下孩子后,三胞胎一起上户口!大伙儿都没意见,顾景华也不着急,他给孩子都取好了名字,跟着牛牛的辈分走,姓赵,小名叫石墩。半年后,小霞生了个小男孩。赵玉发交了一大笔罚款,给三个孩子一起上了户口,三胞胎!龙湖镇上的人都轰动了,乖乖,老赵家小孙媳妇一下子生了三胞胎!众人稀奇几天后就不稀奇了,老赵家有多胎这个根儿。为此,老赵家的姑娘们一时变成了媒婆们争抢的对象。许腊梅基本不再回龙湖镇,孩子们也没回来过,除了几个亲近的人,龙湖镇没人知道三胞胎的猫腻。小霞把儿子带回新安,反正她住在市区,从来不回龙湖镇,谁也不会去查她是不是多了个孩子。她忙的跟鬼一样,哪有时间照顾孩子,都是小光在照顾小孩。小霞刚开始担心他抱着孩子跑路,请了保姆看着他。小光心里可乐着呢,他一分钱没花,得了个富婆对象和大胖儿子!跑什么呀,打死他也不跑!虽然没领结婚证,有大儿子在这里呢,谁也不会来跟他抢富婆姐姐。小光每天把大儿子搂在怀里,亲也亲不够,爱也爱不够。没钱了富婆姐姐就给他零花钱,他拿着钱带着儿子去玩,吃喝不愁。多美的日子啊,傻子才跑呢!不结婚就不结婚吧,他又不惦记富婆姐姐的家产,他只要点零花钱就好。而且不结婚,他家里兄弟姐妹就没法来沾光啦!富婆姐姐的钱以后都是他儿子的!小光心态好,他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是带好儿子,二是伺候好富婆姐姐。富婆姐姐累了,给她捶腿按摩。富婆姐姐需要应酬,他去帮忙喝酒。没过多久,小光的父母知道了,雄赳赳气昂昂过来要把孙子带走,让赵家出钱,不然他们才不允许这样不检点的儿媳妇进门!赵玉发的流氓属性被再次激活,他妈的,老子的闺女是你能欺负的!他直接带着赵家一群子侄们把小光的父母胖揍一顿,告他们拐卖儿童!小霞嫌麻烦,直接让小光滚蛋。她连这个男人都可以随时不要,更别说男人的父母,跟她有屁关系!老子明儿再找个更年轻的。小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地上求父母,我是个没用的男人,我挣不来钱,我能有今天的日子全是小霞姐给我的。孩子姓赵,跟咱家没关系。小光的父母倍觉丢人,扬言就当这个儿子死了,铩羽而归。小光不肯走,每天可怜兮兮地哀求,他不要结婚,只要让他带儿子就好。赵国栋做主让妹妹留下了小光,总是孩子亲爹,对孩子一心一意。从此,二人以这种奇特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两三年后,小霞意外怀上了,又生了个儿子,还是不肯结婚,又把孩子挂在他哥名下。赵国栋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他名下现在一共五个孩子。许腊梅就更高兴了,赵国栋资产越来越丰厚,人家一打听,哟嚯,原配老婆给赵老板生了五个孩子!赵国栋也经常说自己有5个孩子,都是他老婆生的。那些花红柳绿的女人听到这话后都歇了心思,惹不起惹不起!赵玉发已经麻木了,反正他又多个孙子。有两个儿子绑定,那小子永远跑不掉了,就在家好好带孩子,别影响女儿工作。渐渐地,赵玉发觉得这样居然也挺好。天地良心,他也不希望女儿去婆家受委屈。现在多好哇,女儿过年就带着两个大胖孙子回来一起吃年夜饭,四个孩子一起叫他爷爷。赵玉发对外承认小光是女婿,但是赵家人从来不跟小光父母家有任何来往。至于小光把自己零花钱攒起来偷偷给父母什么的,小霞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又没多少钱。父母好赖把他养大了,一个人要是连亲生父母的死活一点都不关心,她才不会跟这种没良心的人过日子。给吧给吧,看在小光把两个孩子带的这么好的份上,她经常给小光涨零花钱,方便他偷偷孝顺父母。只要对方别来烦她就好。等孩子成年后,她才允许孩子们接触父亲那边的爷爷奶奶。等到孩子们都成家,连孙子都有了,小光又开始带孙子们玩。他求小霞,能不能给他个正式的名分。小霞答应了,她先把名下大部分资产转给两个儿子,然后带着小光领了个结婚证。小光非常高兴,他终于转正啦。16-顾景华的小孩石墩从小就发现自己家跟别人家不一样。人家都跟爸爸妈妈住一起,他跟表叔表婶住一起。表婶让他喊妈妈,被表叔听到了,当即要跟表婶分开。反正没领结婚证,明天就各奔东西。表婶哭了一场,答应以后不逼着他改口,表叔这才不撵人。表叔对他特别好,就差没把他宠上天。要什么给什么,但对他管束也严格,不好的事情一概不许他沾。表叔定期带他去看爸爸妈妈。每次去爸爸妈妈那边,他都很高兴。可是渐渐他发现,爸爸妈妈一共5个小孩,只有老大和老三跟着爸爸妈妈。小小的石墩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爸爸妈妈把他放在表叔家里养。每次妈妈看到他,都是摸摸他的头,温声给他拿吃的,让哥哥姐姐带他玩。妈妈也会抱他,但很少亲他。不像表叔表婶,每天都会抱着他亲好多次。等上了小学后,石墩以为是父母嫌弃孩子多,把他送给表叔表婶养。正好表叔表婶没孩子。石墩很生气,他再也不去爸爸妈妈家里。可是学校但凡有需要家长的时候,还是爸爸过来跟老师们沟通。表叔见他生爸爸妈妈的气,笑着劝他不要生气,哥哥和妹妹有爸爸妈妈二分之一的爱,你有表叔表婶全部的爱。表叔这辈子没有别的孩子,会全心全意对你。石墩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他要改口,要管表叔叫爸爸。表叔不肯,还给他看脸上的大刀疤:“你看,表叔以前是个混混流氓,跟人打架斗殴,还蹲过大牢,你要是叫我爸爸,以后别人会笑话你爸是个劳改犯。你赵爸爸不一样,他是大老板,他名声好听,他做你爸爸,人家不会笑话你。乖啊,就叫表叔,表叔就你一个孩子,不管你叫什么,表叔都疼你。”石墩只能继续叫表叔。可是渐渐地他又发现,他长得跟表叔越来越像。已经快小学毕业的石墩在脑海里脑补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难道我是表叔和赵妈妈生的?呸呸,但是表婶很爱我啊,如果我是表叔跟别人生的,她肯定不会对我这么好的。石墩想了好久,决定亲自问表叔。顾景华听到儿子的疑惑后,决定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儿子。他给儿子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自己蹲大牢的经历,讲自己很多次跟人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经历。他告诉儿子,我是你亲爸爸,表婶是你亲妈妈,我们都爱你,但我们不能认你。石墩哭的稀里哗啦的,不管表叔怎么骂他,他一定要叫妈妈爸爸。顾景华见小小的孩子哭得那么伤心,不忍心再伤他的心,跟他约定好,在家里可以叫爸爸妈妈,出门记得要叫表叔表婶。打那以后,石墩在家里就改了口。他改口第一天,妈妈可高兴了,自己生的孩子终于能叫她妈妈了。妈妈抱着他亲了又亲,爸爸坐在一边悄悄拭泪。门一关,他也是个幸福的小孩。虽然爸爸妈妈一直没领结婚证,但他知道,爸爸妈妈关系很好。妈妈不上班,就在家里给他和爸爸做饭,吃的穿的一点不差,也从来不缺钱花。爸爸有好多钱,从来不在外头沾花惹草。他改口的第二天,他看到爸爸给妈妈买了两个大金镯子!石墩一天天长大,他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他开始主动经营和赵家的关系。因为每次学校里需要赵爸爸出头的时候,父亲都要去赵家说好话、送东西。虽然赵爸爸总说不要,但父亲坚持给赵爸爸送礼。石墩不想让父亲太操心,他就经常周末去赵家,问赵家爸爸妈妈问,帮赵家爷爷奶奶干家务活儿。赵家爷爷很喜欢他,说他懂事。隔壁大姑只要看到他,就把他叫过去,给他吃的喝的,让哥哥姐姐带他玩。谢家哥哥姐姐读书特别好。读书是石墩的短板,他在上学上头好像没什么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