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第4页)
"按一株3支鲜条来算,一支鲜条市场价200,那一亩地就是三百六十万?"一个陈家嬢嬢激动得声音都抖了,"六百亩……"
"二十一亿六千万!"有人喊出了这个数字。
"等一下!"严小雯见大家都激动起来,连忙摆手,"这只是市场价,咱们要理性一点。"
"怎么?不能卖这么多钱?"陈家嬢嬢有些失望。
严小雯生怕大家被金钱所迷,急忙解释,"我为什么给村里这么低的种苗价格?一株才五毛钱。"
"是啊,便宜不少。"
"这是一个产业链。"严小雯说,"我提供种苗,你们种植,最后我再收购。这样大家都不用操心销路,也不用担心市场波动。但相应的,收购价格肯定比市场价要低一些。"
李睿听懂了:"就像订单农业一样?"
"对。"严小雯点点头,"我给你们低价种苗,保证全部收购。这样大家的风险都小,收益也稳定。要是按市场价来,种苗成本就高了,万一行情不好,大家都吃亏。"
有句话她没说出口,种苗全部来自于她,价格高低是她在源头进行把控。
屋里的人渐渐安静下来,都在琢磨这个道理。
"那收购价格大概多少?"苏韵祖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成苗的话,我按每株150元收。"严小雯说,"种植成本除了种苗钱,就是人工,水电,遮阳网这些。一株下来,纯利润能有七八十块。"
"一亩地六千株……",有人掰着指头算了起来,"那一亩地下来,纯赚四五十万?"
"差不多。"严小雯说,"六百亩就是两三个亿。这个收益已经很可观了。"
大家听这数字虽然比刚才小了不少,但也都点头表示认可。毕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还有一点,"严小雯补充道,"枫斗的收购价会高一些。等你们种植技术熟练了,可以考虑留一部分做枫斗。这个利润空间更大。"
"小雯说得对。"苏韵祖拍板道,"就这么定了。先租二百亩,种好了再说。"
李睿翻开笔记本,快速计算起来:"两百亩地,一亩六千株,总共就需要一百二十万株种苗。按五毛钱一株,种苗费用是六十万。再加上租金,一亩三百,两百亩就是六万。"
百安村村民手头基本没有余钱,连改造的钱,都是孟印真借过来的,李睿了解这些人的家底。
他抬起头,环顾四周:"我建议村集体出这笔钱。村里账上有七十万存款,完全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