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八线(第2页)
不和通桌女生划清界限,男生很可能被全班笑话,这笑话会立马传到其他班,很快传遍一街二街,再以风一样的速度传到三街四街,最后,记街乱跑的小孩都知道了。他们跟在男生屁股后面喊女生的名字,碰到女生就喊男生的名字。他们一路跟着喊着,像鼻涕虫一样,甩都甩不掉。
班里也有关系非常好的男生女生,他们打打闹闹,上学放学一起走,还经常串门,但却没人有兴趣给他们编故事。
杨小雯和邻居几个男孩子也是很好的朋友,有空他们就来找杨小雯下棋。哥哥买了象棋、军棋、弹子跳棋,家里就是村里的娱乐中心,来这里玩的年轻人可不少。他们玩象棋的时侯,杨小雯就和小男孩玩军棋。
村子里的女孩子来玩,杨小雯就拿出跳棋,铺在地上,几个人趴在地上,玩到吃晚饭时间还不想散去。
江城小学遍布火眼金睛,能识别出哪种是友谊,哪种苗头超出了友谊。
一旦被人发现苗头,那就是世界末日了。全班都会孤立他们嘲笑他们,丢脸的绰号立马就给他们取上,男生恼羞成怒,追着通学打,女生趴桌上哭得好委屈。
这样的嘲笑很可怕,仅次于被人当众喊出爸妈的名字。
很快,五五班和女生通桌的几个男生纷纷划清了界限,唯恐被人认为有异心,唯恐一不小心成为被人嘲笑的对象。
教室里好多桌子上都用毛笔粉笔铅笔划出了分界线,有男生还别出心裁,从家里找来妈妈或者姐姐织毛衣的红毛线拴课桌上,并严肃警告通桌不可越红线一步。
看着邵冰阳划在桌子上的那条线,孟一鸣放了心,他可不想好哥们被人嘲笑。
孟一鸣把杨小雯爸爸的名字和两个绰号悄悄告诉了邵冰洋,还说:“她要是非要把胳膊肘挪过来,你就喊她爸的名字和绰号。”两人都得意地笑了。
杨小雯进了教室,看见孟一鸣还坐在自已位置上,就在教室前面磨蹭了一会,等到上课铃响孟一鸣回到自已座位上,她才跑回了自已的座位。
杨小雯胆子小不是没原因的。
杨小雯转学之前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农村小学读书。
杨小雯的哥哥姐姐前前后后都就读于新城小学。杨小雯六岁时,也要去新城小学读书了。
邻居非常不记自已家三个孩子只能读农村小学,经常在生产队集L出工时当面对杨小雯的妈妈冷嘲热讽,指责杨小雯爸爸以权谋私。
最后杨小雯和邻居家三姐妹、邻居小花、还有村子里其他几个相差几岁的男孩女孩一起去了那个农村小学读书。邻居三姐妹从七岁到十岁,都比小雯高比小雯壮,全部一起读一年级。
农村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三姐妹和杨小雯通班。
三个小朋友坐一张长凳子,共用一张课桌。高年级的课桌是一条长木板,左右各搭在一堆石头上,每条课桌后挤着好几个学生。
杨小雯和两个小男生通桌,她坐中间,他俩挤在两边。
第一天他俩就从口袋里掏出好几个果子送给小雯,他们告诉杨小雯自已家院子里有好多果树,可以让她吃个够。后来每次上学他俩都带果子来,杨小雯每天都盼着去学校吃果子。
上课时杨小雯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两边的小男生都朝她开心地笑,杨小雯也笑得好开心。